宛西老吕的这一天
本报记者于欢
“又来了老吕,还是400毫升,对吧?”“哈哈,可是哩”……
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一大早,和往年一样,吕宏庆前来献血。填表化验后,捋起袖子献了400毫升全血,老吕笑着说,从2003年第一次在广东惠州献血开始,这已经是连续献血的第19个年头,累计献血总量22400毫升。
因为经常献血,血站工作人员与他很相熟。工作人员问老吕“怎么跑到卧龙区青华镇来献了?”
老吕笑而不语,转身做起了现场志愿服务,接受群众咨询、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引导献血人员填表,忙的不亦乐乎。
午饭后,他自掏腰包去超市购买了鸡蛋、食用油和营养品,驱车来到青北村长期帮扶的孤寡老人孙良英家中,陪他聊天话家常。看到地上脏,他又拿起扫帚开始打扫卫生,一阵忙乎累的满头大汗。
“娃子啊,啥时候你再来啊?”临走时,老人随口问道。老吕回答:“下星期再过来。”
吕宏庆告诉记者,身为一个农村孩子,他从小听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长大。受雷锋影响,不管是在外打工,还是回到南阳,他始终觉得“授人玫瑰手留余香”是很开心的事。
2011年外出务工返乡后,他主动加入城区的志愿服务团队,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并注册网名“宛西老吕”,利用新媒体平台倡导“帮助别人,提升自己”的公益理念,感召和带动市民群众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
10多年来,他牺牲了大部分的周末和节假日,带领志愿者从城市到乡村,从社区到学校,从孤儿院到敬老院,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600余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3600多小时,总行程超3万公里;个人承担交通费及捐款捐物6万多元,筹集社会资金100余万元,开展扶贫济困、捐资助学、恤病助残等帮扶活动100多场次,直接受益群众上万人。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坚持做好事很难。19年的坚持,让他从一名普通的农民工,变成了南阳义工的标志性人物。而这些荣誉,老吕一点儿都不在乎。
“我在意的是帮助别人后的满足感,就像刚才去看望的那个老人,今年已经81岁了,他独自一个人生活,吃喝不愁,唯一缺少的就是心灵慰藉。老人对我的眷恋,也是对我的认可,这种做好事后的感觉无与伦比!”
转眼到了5点多,记者问老吕“累不?”老吕嘿嘿一笑说,因为心怀感恩,所以一切都值得。
“也许这就是书上常说的,当做一件事成为习惯、成为爱好,你说累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