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大上工业项目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本报讯(特约记者 王冬安 通讯员 马源阳)春回大地,走进新野县建设工地上,挖掘机挥舞长臂,工程车来回穿梭;企业车间内,工人们争分夺秒、抓紧生产……城内外的各个施工现场都开足马力,大干快上,演绎着项目建设的“速度与激情”。
随着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及市第七次党代会的胜利闭幕,“两个确保”“十大战略”“一二三五十”工作布局等理念的提出,不仅为南阳建设新兴区域经济中心、加快高质量跨越发展给出了“新方法论”的主脉络和四梁八柱,更为新野县高质量建设“平原水城”提供了清晰的路径,两次重要会议的会议精神在新野县广为传播学习,愈来愈多的干部受到洗礼和鼓舞,不断深化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促大发展的共识,全力以赴冲刺项目建设,助力“项目为王”理念落地惠民。去年以来,该县共安排114个重点项目,总投资362.55亿元,仅上半年就已完成投资158.97亿元,占年度投资目标215.2亿元的73.87%,竣工投产(投用)重大项目31个,总投资31.5亿元。
强化规范,优化项目结构。该县在项目安排上突出“主新特”产业,结合“三高四新”、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等主攻方向,侧重工业项目的同时,兼顾教育、农业水利、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突出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项目发展上坚持依托大企业上大项目,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发挥资源优势,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的基础上,不断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现有企业规模扩张,着力打造产业集群;在项目筛选上坚持和谐可持续发展、优先安排节能环保项目,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注重加大人居环境质量和民生事业的投入比重,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之红利。
科学引领,提升项目质量。该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基础上,以高端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为指引,实施转型发展攻坚,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提高项目市场准入门槛,从源头上严把关口,有效防止了高耗低效、污染严重的低水平重复项目建设;坚持以点带面、重点突破,集中优势资源,着力抓好鼎泰高科产业园、星梦科教玩具产业基地、音韵电子音圈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骨干企业在扩张规模、提质增效上实现新突破;实施优质企业培育工程,筛选确定了一批优质企业,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突出企业创新地位,支持企业上马新项目、引进新装备、利用新技术,研发新产品,进一步增强了该县光电电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储备,深化项目谋划。该县把项目谋划储备摆在重要位置,将项目谋划任务细化分解给,建立健全重点项目谋划、储备、争取责任体系,注重招大引强,抢抓招商机遇,创新招商方式,确保招商实效。去年以来,共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4个,新开工亿元以上招商项目10个,15个乡镇和29个县直招商主体单位党政正职共外出招商53次;紧跟国家投资导向,谋划储备了137个投资额度大、预期效益好的重大项目,为拓展存量、创造增量,增强投资增长后劲奠定了基础;在项目谋划争取推进工作上,成立高规格重大项目争取推进工作领导小组,高频次召开重大项目谋划推进会,加大对接争取力度。目前,已对接纳入国家或省“十四五”规划项目25个,纳入第二批省重点项目共6个。
“我们将不断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以全面发力、聚力突破的决心,扎实推动大项目、大企业落地生根,进一步打牢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充分发挥政府部门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强化政策落实、金融支撑、要素保障,全力支持企业运行发展,打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助力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努力为南阳建设新兴区域经济中心和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贡献力量。”新野县委书记赵红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