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南阳淯阳桥重建工程:长虹卧波雄姿渐现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记者探访南阳淯阳桥重建工程:长虹卧波雄姿渐现
作者:  于欢 张玲

记者走上11米高的桥面探访淯阳桥重建工程——

长虹卧波雄姿渐现


_MG_1422.jpg桥面施工繁忙有序

  淯阳桥被称为“故乡的桥、童年的桥、记忆的桥、母亲的桥”,承载着满满的情怀和梦想。自从去年拆除重建以来,重建工程备受社会各界关注。2月22日,南阳晚报记者赶到施工现场一探究竟。

_MG_1306.jpg

搭设作业通道

  整体工程进度过半—— 

“6月30日之后这儿将车水马龙”

  “咱们现在站的地方就是淯阳桥未来的快车道,待6月30日通车之时,这儿将车水马龙……”2月22日上午9时,站在约11米高的淯阳桥重建工程已完工的主梁桥面上,面对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工程技术人员袁凯绘声绘色地一番描述,将众人带进了新桥跨淯水蔚为壮观的场景中。

  截至目前,淯阳桥下部结构土建基本结束,横跨水面的主桥梁已架设完成,整体工程进度已达50%。桥身雏形渐现,一座新的淯阳桥正款款向我们走来。

  据介绍,整个淯阳桥重建工程由七跨五拱式组成,突出流线感和艺术感,使桥型更具变化和灵动,具有更好的亲水性和整体观感。

  目前,已架设完成的主梁是重建工程横跨水面的中跨部分,长330米。建设者正在对其进行桥面板吊装、焊接等工作。

_MG_1453.jpg

吊装拱脚延长段

  工友们累并快乐着—— 

“闭着眼都能讲清大桥的每个细节”

  “我现在焊接的是桥缝,每天要半蹲在桥面板上焊接十几米。”休息间隙,43岁的焊工路涛笑着对记者说:“我是一名‘美容师’,我的工作通俗点说就是将桥面坑坑洼洼处抹平。”像他一样的焊工在桥面施工现场还有十几个,工友们一字排开,在耀眼的火花和刺耳的轰鸣声中,桥面逐渐变得平坦。“一蹲就是半天,当然累啊,不过想到桥建好后的样子,大家伙儿感觉很有成就感。”这名来自漯河的焊工道出建设者最朴素的心声。

  “他是‘美容师’,我是‘体育老师’,任务就是让桥尽快长高。”这是260吨履带起重机操作手荀奎的“绰号”。繁忙的建筑工地上,工友们用给对方起各种绰号的方式来加油鼓劲。作为施工现场目前仅有的3台起重机的操作手,这名来自安徽淮南的工友可是工地的“宝贝”,那些大而重的各类桥面板、拱脚、拱肋支架均需要通过他的操作吊装到高处。

  “大桥的不断长高可离不开我,到3月份,拱脚将向上再延伸出一段,将来用于衔接桥梁吊杆,到时候你们再来采访拍摄大桥又长高的样子!”荀奎坐在驾驶舱里,与记者约定下一个重要建设节点再见面。

  周口小伙晋文龙每天的微信步数至少两万步,作为现场技术员的他被工友戏称为“保姆”。工友们在施工角度、位置等拿捏不准时,他随喊随到,给予技术支持,“现在闭着眼,我都能给你讲清楚大桥的每个细节和进度。”

_MG_1254.jpg

加工临边防护用具

  感受南阳人的热情—— 

“这是一座很特别的城市”

  一片繁忙有序的淯阳桥重建项目施工现场,从开始施工便是众人瞩目的焦点。

  “前几天下雪时,我去外边吃米线,老板得知我是修淯阳桥的,硬是不要钱,说我们太辛苦了!”登高车操作手宫飞这一番经历让工友们心里暖洋洋的。

  “到过很多城市搞建设,大家都认为南阳是一座很特别的城市,这里的人有爱、有温暖、有活力、有希望。”淯阳桥重建项目经理彭杰的话道出众人心声。

  “热火朝天的工地上,工友们累并快乐着。他们都知道南阳人对于这座桥的情感,大家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保质保量努力工作。”淯阳桥重建项目安全总监杨超希望通过本报向市民表态,绝不会耽误6月30日淯阳桥建成通车。

  采访临近结束,项目部大门口,两名满头银发的老人正隔着围挡朝里看,送别记者的技术员袁凯笑着说:“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围观修桥,放心吧,我们一定会把桥修得好好的……”(全媒体记者 于欢 张玲 文/图)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