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生命的对话之三 |
艾灸之光点亮盛世
南阳生态文明促进会绿色生活专家团
《南阳艾》课题组专家
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阳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察看生产车间和产品展示,同企业经营者和员工亲切交流,并强调艾草是宝贵的中药材,发展艾草制品既能就地取材,又能就近解决就业。
一棵貌不惊人的艾草不仅隐藏着中华文明的密码,而且历经千年护佑着中外各国人民的健康,也即将迎来新的盛世。
一、天地之阳 光耀千秋
艾的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万年前,说艾火照耀着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护佑着千家万户的健康,其实一点也不为过。
上个世纪90年代,考古专家在南阳市南召小空山发现旧石器时代遗迹——古人削冰用凸透镜原理燃艾取火。这证实了汉代《淮南子·万毕术》中:“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之记载不虚,所以艾又叫冰台。
古籍记载,炎帝神农氏在桐柏山祭拜太阳神, 燃艾祭天!(桐柏现存遗迹大小太阳城等地)原来的艾是用来祭祀的。
中医千年巨著——《黄帝内经》,详细记载了灸法的来源,治病原理,补泻之法,说明最起码在先秦甚至是更早的炎黄时期艾灸的使用已非常普遍。
《诗经》中有超过五篇诗文来赞颂艾,我们常用的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就是作者思念采艾姑娘写的。
《庄子》盗跖篇中说,“丘无病而自灸也。” 孔子没有病的原因是自己经常艾灸,由此可见孔子是非常注重预防保健的。这样从侧面反映出圣人对《黄帝内经》精髓的继承——上医治未病!
孟子也曾经说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病的久了用陈艾来调理效果很好,也从侧面说明孟子亚圣的医学水平。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记载7条灸法,神医华佗善用灸来治病,水平高超,灸一两个穴位都可以让人康复。
晋朝著名炼丹家葛洪的妻子鲍姑也是艾灸的高手,善于用艾治疗赘疣,善于用艾来养生。
历经两代战火,百岁寿龄的药王孙思邈,对艾灸很痴迷,自己常灸足三里保健,到了九十高龄依然耳聪目明,在《千金方》等医书大量记载关于艾灸的方法。
《宋史·太祖本纪》如实记录了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亲子给自己弟弟施灸,看弟弟灼痛就把艾按在自己身上,为他分担痛苦。后世就有了灼艾分痛这个兄弟友爱的成语故事。
药圣李时珍的父亲是个大医,也是用艾高手,生平有很多用艾救人的神奇事迹,还为艾单独写过传记。
到清朝时艾灸已经发展出来上百个灸法流派,艾灸已经遍布日韩东南亚以及国外众多国家,包括欧洲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拿破仑都是艾灸的铁粉。
日本从上世界30年代更是发展为全民灸三里的运动,是否灸足三里甚至一度作为择婿的标准。
当年韩国的《大长今》风靡一时,里面就有大长今用艾灸救昏迷养父的情节。
直到2020年新冠时期,众多医院用几千年前的古老方法来消毒防疫与治疗,研究表明艾烟可以消除98%的有害细菌。
艾灸,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散发出它的光和热,为千家万户带带来健康。
二、保命之法 灼艾第一
我们中原地区在端午时节,都会插一些艾草于门楣,这不仅仅是先祖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还起到防疫和辟邪作用。
艾灸治病的原理是什么呢?我们先了解阳气与我们健康的关系。
《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足人壮,阳气弱人病,阳气衰重病,阳气尽人亡。阳气可以理解为全身的免疫力,是人生存之根本。
《本草从新》当中说到,艾叶苦辛性温,属纯阳之性,能回垂危之阳,能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现代研究发现艾草燃烧时释放的近红外线,是普通红外线的三到四倍,艾灸可穿透筋骨直接到达脏腑器官,补阳气、通经络、排寒湿、化淤肿。
宋朝的窦材老先生在《扁鹊心书》中更是提出了保命之法,灼艾第一这个振聋发聩的观点!正是因为他在长期用艾灸治疗中发现,艾灸可以快速提升人体的阳气,是其他别的药物很难达到的,所以治疗效果如神。
孙思邈在《备急方》中说溺水不超过一天都可以用艾灸来灸神阙(肚脐)来救活,南方也有一些朋友通过艾灸挽救溺水小孩的案例。
我们在临床中也有很多的艾灸急救的案例,比如人在昏迷时候灸(肚脐)神阙,关元(脐下三寸),快则几分钟,慢则不超过半小时人就会苏醒。
艾灸对于某些疑难杂症的效果也很神奇,比如现代医学都无能为力的胎儿胎位不正,艾灸两足的至阴穴一般不超过三次,一次15-30分钟,胎位不正就能得到很好地解决。
艾灸对于肿瘤癌症等大病也有很好的康养效果。
前些年中央电视台有一个栏目,讲到了中日友好医院的黄金昶医生,黄金昶医生有三十年以上的肿瘤经验,是肿瘤治疗的专家。
当时有一个患者是乳腺癌晚期,试过所有西医的治疗方式,当时已经无药可医,对患者没有任何效果,包括打升白针,打完升白针后白细胞没有任何的增长,而白细胞就是免疫力的体现。当时患者命悬一线,最后黄金昶医生放弃了西医的治疗,选择了艾灸,在患者的关元、气海、足三里这样一些穴位上每天施灸达到两个小时,患者免疫力得到很快提升,当我们在电视上看到患者精神饱满,你几乎看不出她是一个癌症晚期。
提升阳气是不分男女老少的,所以艾灸在临床中的治疗对象是没有区分的。
如果家里有孩子受凉或者大人受凉,导致胃肠道不舒服,腹痛,可以通过隔姜灸法灸肚脐与中脘,会快速的把体内的寒湿排出来,三到五分钟就起效。
如果遇到孩子感冒,可以灸后背的大椎、身柱、风门、肺俞等穴位,出点汗,一般一两次就会收到满意效果。
女性朋友痛经可以多灸血海,三阴交,关元,能起到暖宫养血的调理保健作用。
老人可以多灸足三里、关元、气海、命门等穴位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不仅证明了艾灸对于急危重症有特效,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更是说明艾灸对常见病有很好的预防与保健作用。
三、时代呼唤 盛世将至
时代呼唤艾灸其实有深刻的含义:
1.在大伤寒时代艾灸大有可为
现在为什么被称为大伤寒时代呢?是因为科技的发展与 现代人生活习惯人为造成的。现在南北方都用空调,夏天还开的特别低,人为制造出了寒冷的外部环境,让本该流汗的季节不仅不流汗,还让寒冷侵入身体。
现在每家每户都有冰箱,甚至连农村都普及了,冷饮也是随处就喝,饮食寒冷更加重了人体的内寒。
还有熬夜,纵欲等生活习惯,更是过度掏空了人体的免疫力(阳气),让人寒上加寒!
这是时代发展的通病,特别是大城市更加厉害,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改变的。
已故的中医脊梁李可老先生就曾经说过,临床一百个人中九十九个阳虚,阳虚就是寒呀,这大都是不良的生活习惯所造成的!
而艾灸去寒湿补虚劳,正是应对这个大伤寒时代的良药与法宝。
2.艾灸方便快捷,门槛低,普适性更广
相比于辩证与中药方剂,针等门槛很高的中医疗法,艾灸特别易于上手,不论男女老少,可以取穴灸也可以区域灸,普适性非常广。而对于常见病,甚至大病艾灸都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真正可以做到还医于家,惠及千家万户。
3.艾灸是绿色健康的非药物疗法
我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特别是化学生产的西药,治病的同时也在造病,而且很多长期用西药的人体内都堆积着很多毒素,产生了很多药源性疾病。艾灸作为绿色健康的非药物疗法几乎没有副作用,完全不用担心用药不当或者用药产生的毒副作用。
所以古人总结的很到位,知艾者福,善灸者寿。
艾灸是中国的瑰宝,我们没病的时候灸一灸可以强身健体,有病时灸一灸能调病祛疾。
艾灸虽不能让人长生不老,却可以护佑百年康健。
艾灸是时代的呼唤和需要,也是2030年健康中国行动的巨大助力,必将会再次走进千家万户,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去造福每一个国人乃至全世界人民。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市委书记朱是西深入高新区调研项目建设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