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桩桩虽是小事,件件温暖民心,记者现场直击基层派出所工作—— 哪里有需要 哪里就有警察蓝
作者:  李金玺

新春走基层

 桩桩虽是小事,件件温暖民心,记者现场直击基层派出所工作——

      哪里有需要  哪里就有警察蓝

       本报记者 李金玺 文/图

      保障春运安全,他们不放过任何安全死角;群众遇到危难,深夜他们冲在一线;办证上门,他们温情服务……哪里群众有需要,哪里就有警察蓝。2月8日,记者走进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公安分局,去现场见证基层派出所民警的日常工作,去感受他们的为民情怀。

     安全检查  他们细之又细

      2月8日一大早,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公安分局枣林派出所的社区民警们来到辖区汽车南站开展安全大检查。“假期结束返程高峰到来,警方一定要维护好客运站的治安秩序,并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为群众出行保驾护航。”社区民警告诉记者。

        在汽车南站,民警先后来到候车大厅、客运站办公室、停车场等地,仔细查看了客运安全管理登记台账、安全管理制度、安检工作落实情况,对客运车辆安全技术状况、安全锤的配备、灭火器的使用检验等情况进行逐一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客运站“三品”安检不严格、乘客实名制登记不完备的问题,民警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并要求客运站工作人员提高安全意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尤其是加强对危爆物品、管制刀具的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及时上报,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在检查中,记者看到民警对客运站任何一个角落都进行了细致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只有平时检查细之又细,才能保证群众出行安全万无一失。”民警告诉记者。

安全检查.jpg

安全检查

       

      上门办证  他们顾不上休息

     “陈大哥,您的头稍稍侧一点,对对对,就保持这个姿势,咱们马上就好。”当天中午12时40分,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公安分局新店派出所民辅警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来到新店乡为行动不便的陈某拍摄身份证照片。

        原来,春节期间,民警在辖区走访时得知,辖区群众陈某因意外事故导致瘫痪,行动不便,近期急需办理身份证。为解决陈某难题,新店派出所社区民警与户籍民警决定一起“送服务上门”,将户籍室“搬”到陈某家中,帮助陈某办理身份证。

       在陈某家中,看到民警忙前忙后,陈某十分激动。他告诉记者:“民警的服务太周到了,这可解决了我的大难题,太谢谢了!” 看着陈某的笑脸,民警也十分欣慰。民警告诉记者,什么是真情服务?就是一定要把群众的小事办好,办实,把温情服务实实在在地送到群众身边。

   

       危难时刻  身边总有警察蓝

       深夜11时许,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公安分局枣林派出所接到110指令,一位求救人在拨打120求救未讲清楚地址的情况下,电话突然中断,多次回拨后无人接听,听声音判断求救人年龄较大且病情严重,请求帮助寻找求救人。

        警情就是命令。接警后,值班民警立即展开查找。令民警没想到的是,因枣林街道周边辖区多次变更,求助人的大致位置可能是在枣林街、柿园街一带,但具体位置无法确定。 救人,哪怕提前一秒钟,都有可能挽救一条生命、一个家庭。值班民警决定不行挨家挨户寻找。

       “找到了,找到了,在滨河村,这里!这里!”民警急忙向其他人喊道。谁知住户大门紧锁,民警顾不上考虑,用尽全身力气用肩膀向铁门一次次撞去,但还是没能将门打开。随后,民警急忙联系119,请求支援。

         在众人的努力下,大门终于打开。民警走进院子,发现求助人是一位老大娘,经现场急救人员诊断,老人可能是心衰,情况非常危险。随后,老人被紧急送往医院。此时,民警发现大娘家里还有一位年过九旬,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伴。随后,民警决定继续走访,力求搜集更多有用的信息,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找到了老人儿子的联系方式。

      老人儿子赶到了解情况后,紧紧拉着民警手说:“真的太感谢你们了,是你们救了我母亲,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感激!”“不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你抓紧时间安排好老父亲,到医院看看母亲吧。” 已经忙了大半夜的民警这样说道。

    

       桩桩虽是小事,件件温暖民心。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付出,他们总能出现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警察为人民” 的誓言,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警察蓝。

深夜救援.jpg

深夜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