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项目为王谋招商 大年初一话发展
本报记者 郝春城 通讯员王小柯
2月1日,正月初一,上午9时,方城县拐河镇徐沟村党群服务中心,党旗飘扬,阳光正好,一场以“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为主题的新年茶话会正在举行。一张桌子,一群老乡,几个果盘,环境简朴而又温馨,大家畅所欲言,共谋发展。
徐沟村在外创业青年单小圭说:“回家后感觉家乡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过了年,我介绍朋友回家乡重点考察烘焙行业,看看能不能入驻咱们产业园……”一句句话语,诚挚而温暖;一个个眼神,坚定而又充满信心。
春节期间,在外发展的老乡纷纷回家过年,方城县拐河镇抓住这一关键节点,在全镇开展春节“三个一”人才联络促招商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一封家书迎老乡。拐河镇在春节前就精心筹划“一封家书迎老乡”活动。该镇以村为单位建立了在外老乡联络微信群,以镇党委和村支部的名义撰写《致在外老乡的一封信》,向老乡汇报家乡一年来的变化,介绍家乡的招商引资政策,表达对老乡的谢意,诚挚邀请老乡兼顾疫情防控的同时,回家过年。充满温情的网络家书,让3600多名在外的老乡真切感受到来自家乡的温暖。
一个“座谈”诉乡情。老乡回家后,该镇以村为单位,举行乡情联络会,邀请老乡及其家属参加。在联络会上,忆往昔看今朝,谈项目说诉求,讲政策谋发展,真正让老乡了解家乡发展进程、产业方向和项目需求,激发他们共谋发展的荣誉感和参与感。“我们每年都要拍一张人才全家福,今年我们是第三年了。在老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村实施乡村振兴项目三个,新修河堤1.5公里,新绿化道路3公里,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观。”拐河镇赵庄村支部书记邢福旺说。
拐河镇辛庄岭村也连续数年开展“乡情联络会”活动。在今年的联络会上,出现了感人一幕。支部书记刚向各位老乡汇报完工作,一向不爱发言的创业青年杨建宇开口说道:“在各位老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辛庄岭越来越漂亮,越来越有名气,我们家的农家乐生意也越来越好。为了表达谢意,我准备了50条大鱼和米、面、油送给各位党员,感谢他们对家乡发展做出的贡献!”在他的带动下,乡情联络会气氛瞬间热烈起来,大家纷纷表示,在新的一年一定为家乡多做贡献,多引项目,争取让辛庄岭取得新的进步。
一场道别寄相思。每到过年过节,老乡们的行程成了东麦村支部书记杨付星最关注的事。老乡什么时候回来,什么时候走,他都铭记于心。“每到老乡要离乡的时候,我们村两委干部只要有时间,都要到家里坐坐,主动询问家里需要什么帮助,然后约定下次回乡时间。”正是这些细致入微的关怀,让在外老乡与家乡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各位老乡的帮助支持下,东麦村以商招商,共招引循环农业项目两个,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南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在短短几年内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
家乡要发展,项目是关键。拐河镇紧紧抓住招商引资这个关键,通过实施“三个一”的人才联络招商政策,2022年春节新建人才联络群35个,召开乡情座谈会52场次,征集招商线索169个,有力推动了招商引资工作。
(新春走基层):项目为王谋招商 大年初一话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