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眉:此心安处是吾乡
不管来自哪里,海纳百川的南阳城值得留下干事创业。今天,去聆听他们的故事,一起去期待——
奋斗在南阳 过年也快乐
本报记者 于欢 李金玺 文/图
所谓潜力之城,宜居城市,不在于高楼是否鳞次栉比,而在于居住其中的人如何评价。连日来,本报记者对天南地北的外地在宛人员进行走访,听到的是众人对南阳城道不完的情说不完的爱。
正如市委书记朱是西在市七次党代会上铿锵有力的发言:“加快高质量跨越发展,加快高水平建设新兴区域经济中心,奋力打造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当下的南阳城,正同心同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南阳而拼搏奋斗。
我很期待
未来南阳会更美
人物:朱磊
年龄:37岁
家乡:河南鹿邑
“朱老师新年好,我想请教一下,画老年人头像素描时,四分之三侧面的眼睛该如何表现呢?”
见到37岁的鹿邑人朱磊时,他正在画室接学生打来的求助电话。自从放暑假以后,类似的电话他每天都要接好几个。
师从于著名书画家张新词的他,2010年从河南科技学院毕业后,因为爱情,追随校园恋人来到南阳,随后修成了正果,变成了一个南阳女婿,如今儿女双全,家庭和睦幸福。
由于老家疫情原因,今年春节不能回老家过年了。家规甚严的父亲在老家专门来电话再三叮嘱,老老实实在南阳呆着,不要乱跑,不能给国家添乱。“其实不回家还有个原因,想趁着假期将美术学校升级一下,想明年更好为学生们服务,让更多南阳学子考上中央美院。”朱老师非常期待第一次在南阳过年的感觉。
这位来自豫东平原的农村孩子,从初到南阳时的一无所有到如今成为南阳美术培训界口碑甚好的专业老师,心里充满了感激。在他眼里,南阳是一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市,能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感觉到自己是是城市的主人,就像他所加入的幽兰业余足球队一样,来自天南海北的人和谐相处,非常开心。朱老师很期待未来的南阳城将是一幅更美丽的画卷。
“乡音难改的我从来没有因为外地口音而被人歧视,这个细节最能体现南阳的温度,我觉得这也是现在越来越多外地人来宛投资兴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新一年充满了希望的朱磊如是说道。
我很知足
选择南阳没有错
人物:高鹏
年龄:39岁
家乡:河南三门峡
见到39岁的三门峡人高鹏时,他正忙着查看工地附近的“双违”建筑,这就是他不回家过年的原因之一,“希望在1050攻坚行动下,能将这些违建早日拆除,让工程进度再快些。”
对此,他老家的发小贾静很不满意,“这是咱们从小认识到现在,第一次不能在春节相聚,差评!”
“我爸妈并没有多说,但哪家父母不想春节时一起团团圆圆啊。我也想回去啊,还想看看爷爷呢。”谈起家人朋友们对其不回家过年的反应时,高鹏有些苦涩,“没办法谁叫咱干的就是建筑的活儿呢……”
围绕着城区汉冶路东鑫中央公园这个项目,他已在建筑工地上摸爬滚打十余年。
这些年,看着汉冶路由庄稼地变成宽敞柏油路、光武路由泥泞变成坦途、新区附近高楼拔地而起,作为一名在宛施工建设的外地人同样感到很骄傲很知足,高鹏说:“我为南阳建设流过汗,出过力!看着城市越来越美,由衷高兴。”
不仅投身城市建设,他也已在南阳安家落户。娶了贤惠的南阳媳妇,生育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儿高梓萌,作为一名“新南阳人”,高鹏已将此视为故乡,很珍惜现在的生活。
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的他始终有爱读报的好习惯。近期,他在报纸上看到,南阳要实现绿色崛起,全力打造美丽富民的省副中心城市,他感觉来南阳的选择没有错。
“尤其是最近全市上下齐心协力进行的1050城市形象提升攻坚活动,你看在风里雨里雪里,大家都在努力工作着,这种万众一心的精气神,让我们这些建设者信心百倍。城市有了凝聚力,谈何发展不好呢!”高鹏说,尽管过年回不了家,但值得!
我有信心
愿为南阳发光热
人物:林少光
年龄:54岁
家乡:浙江温州
“以前在老家浙江温州,除夕夜都是吃米糕,现在在南阳,除夕夜都吃饺子喽。”1月27日,在城区新华路大明眼镜商行,老板林少光说起家乡和南阳的风俗就打开了话匣子。用他的话说,入乡随俗,除了除夕夜餐桌的变化,南阳城区这30多年的巨大变化,更让他欣喜不已。
今年54岁的林少光,1987年来到南阳打拼,并开办了自己的眼镜商行,从此他就和南阳再也分不开了。在南阳风风雨雨30多年,林少光可以说南阳城区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见证者。“以前,南阳城区哪有高楼哟,当时我来南阳的时候,最高的就是‘五层楼’。”林少光笑着说。“你能想到现在这么繁华的新华路,以前路边的房子是什么样?”随后他又指着自己门前的新华路告诉记者,当时新华路的房子是泥巴墙、茅草屋,现在的新华路完全和以前不一样了。
“当时来到南阳,首先感到的就是南阳人的热情,让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城市。”林少光说,当时初来南阳,人地两生,自己感到十分不适应,正当自己打退堂鼓的时候,是身边的南阳伸出了热情之手,帮助自己解决了很多困难,也让自己彻底在南阳扎了根。林少光告诉记者,其实南阳还是自己的“媒人”。1990年,林少光的妻子黄美媛也从浙江温州来到南阳,两人一见如故,1992年,两人在南阳步入婚姻的殿堂,第二年,两人有了自己的大女儿。“真得很感谢南阳,让我有了幸福美满的家庭,南阳是我的第二个故乡。”林少光这样说道。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林少光也用自己的努力回报着自己的第二故乡,他30多年诚信经营,并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默默奉献着自己的爱心。谈到南阳的发展时,林少光信心十足。他告诉记者,现在城市正在开展清洁城市美化家园1050专项攻坚行动,城市形象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营商环境也越来越来好,“脸好看、事好办”,外地人纷纷来到南阳投资考察,对南阳未来的经济发展信心十足。“现在,南阳正在大力建设河南省副中心城市,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林少光说,我们所有人都要抓住这次机会,乘势而上,为南阳的高质量跨越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