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西峡企业家人才队伍成长现象系列报道③
厚植沃土 催生企业群星闪耀
全媒体记者 吕文杰
1月26日,仲景食品公司调味配料项目建设工地上,只见运输车辆来回穿梭,一派繁忙的建设景象。该项目是仲景食品上市以后开工的第一个重大投资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利润将增加6000万元。
“去年疫情期间,西峡县委主要领导亲自到项目工地一线把脉问诊,督促税务、法律、金融等职能部门上门服务,这是给我们企业干事创业最大的底气。”该公司总经理朱新成感慨。
近年来,西峡县牢固树立“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营商环境理念,主动担当作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优质的营商环境已成为吸引外地企业入驻、本地企业愿意深耕的重要因素。在2021年全市进行的3次市级营商环境监测中,西峡县均处于第一方阵,第二季度、第三季度成绩均位居全市第一。
打造高效务实的政务环境
营商环境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软实力。西峡县不断优化政策环境,用足用活鼓励扶持企业的各项政策,最大限度地放宽放活,创造有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西峡先后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评价工作方案》《关于调整西峡县委优化营商环境委员会成员暨县级领导分包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机制的通知》《西峡县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制度实施办法》等15个政策性文件,让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有了遵循,营造了齐抓共管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工作氛围。
实施专人专班制度,创优建设环境。实行“五个一”,即每个项目由一名县级领导分包、一个责任单位主抓、一个项目主体落实、一张时间表施工、一本台账督查销号,明确年度投资目标、建设内容和具体责任人,实行周例会、月通报、季排队、半年观摩讲评、年底考核奖惩,全力推进项目实施。
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西峡县筹资2亿元设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并拿出财政资金用于贷款贴息,充分发挥“过桥资金池”和“担保资金池”作用,2021年累计为全县30家企业担保贷款8415万元,为2家企业转贷2000万元,有效地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项目想上马,用地很重要。该县成立宛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有限公司,设立先进制造业产业发展基金,创新投融资模式。去年,在农发行融资2亿多元,申请抗疫特别国债1.14亿元,有42家企业签约授信金额5.69亿元。实施低效用地整治提升行动,已盘活闲置厂房12家7万余平米、闲置土地800多亩。
“一网通办”让企业少跑腿、好办事。目前,该县“一网通办”在办事流程、办理时限、在线监督等方面全面提升,废除了42项内容重复、职能叠加的管理规定,法定审批时限平均压缩三分之二,工作效率平均提高60%以上。
县直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纷纷出台政策措施为企业提供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服务。工信局全面推行“首席服务员”联系企业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工作专班+服务专员”帮扶工作机制,真正做到下沉企业实行点对点挂钩帮扶和跟踪服务;科技局牵头制定《西峡县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法》,县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在全市率先实施县级重大科技专项;工商联在全市率先成立县民营企业诉求响应服务中心,开通诉求响应服务平台,高效便捷解决企业诉求……
“西峡企业家现象真正的密码就是营商环境好,让我深刻理解了‘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的内涵。”采访中,龙成集团董事长朱书成一语中的。
营造崇尚企业家的社会环境
“在全县工业大会上,孙耀志、朱书成、李书成、程武超等白金五星级企业家和五星级企业家在主席台就座,享受县领导待遇。”采访中,西峡县长马俊动情地说,“像尊重老师一样尊重企业家,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尊重企业家,已成为全县广大干群的共识。
“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生活上受关怀,社会上受尊重,法律上受保护。”这是该县对企业家的庄重承诺。
多年来,西峡开展星级纳税人、星级企业评选活动,重奖贡献突出的优秀企业家,县财政每年用于直接奖励企业家的资金达2000万元。眼下,西峡已形成纳税人至上、纳税人光荣,人人尊重纳税人、理解纳税人、支持纳税人的社会风尚。
吸纳企业家中的先进分子入党,优先推荐功勋企业家当选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全县当选省市县“两代表一委员”的企业家有40多人,8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等“国字号”荣誉。西峡县委、县政府每年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到西峡讲学,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不断为企业家充电,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西峡人开放意识浓,普遍对企业家比较尊重,没有仇富心态。吸纳而不排外、开放而不张扬的人文精神,在西峡人骨髓里深深扎根。西峡企业家群体抱团发展,谁有困难,一呼百应,纷纷帮忙。大家相互学习,互相帮助,以大带小,以强带弱,握指成拳,共同前进,形成了互帮互助、团结协作、肝胆相照的企业家团队。在宛药、龙成、西保等龙头企业带动下,大个企业纷纷为中小企业担保贷款,帮他们渡过难关。如今,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已经在西峡企业家群体中形成。
“创业环境好,高端人才留得住,这是西峡企业家共同感受。” 孙峰、朱书成、田中青、程武超等新老企业家表示,在西峡创业经营,企业家的获得感、归属感、荣誉感显著提升。
用“店小二”精神服务企业
西峡致力于打造优质服务环境,甘做“金牌店小二”,让企业家放开手脚、甩开膀子干事。
“企业就是我们的掌上明珠。企业再小的事,也是党委、政府的大事。”西峡历届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发展工业理念,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重视企业家、服务企业家,帮助工业企业发展。
“企业对政府的关心让我倍感温暖,也让我感觉到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众德公司董事长田中青激动之情溢于言。为通往公司的道路装上路灯,解决员工上下班出行安全问题;公交车开进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不管多晚,只要一个电话,县委领导帮忙接待企业客户……田中青对县里创造有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小事”如数家珍。
西峡把“万人助万企”活动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建立周一项目例会、每月16日“企业服务日”等制度。选派141名科级以上干部入驻208家企业,211名乡镇干部入驻县内516家小微企业,聚焦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点、堵点、痛点,为企业纾困解难。落实“13710”工作制度,通过电视问政、专项督查等形式,接受监督检查,努力创造更优更好的营商环境。2021年,全县开展专项督查20次,督促整改问题26项,查办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15个,党政处分17人,发放监察建议书13份。
同时,西峡组建了营商环境“首席服务员”队伍,助力企业打通发展瓶颈。由42名县处级领导和36名科级干部组建企业“首席服务员”队伍,分区分层全部下沉,以“店小二”精神贴近服务,围绕企业复工达产、减税降费政策落实、金融支持政策落实等十个方面问需于企,“清单式”协调督促职能部门解决问题,并广泛收集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目前,“首席服务员”已累计走访调研350余次,帮助解决发展问题69项。
观念更新,机制优化,人才会聚,文化滋养,为西峡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我们将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企业发展的满意指数,进一步提振企业信心,激发企业潜能,助推全县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西峡县委书记周华锋的话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