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城市更新掀热潮
作者:  谭亚廷

镇平:城市更新掀热潮

        本报讯(特约记者 谭亚廷 通讯员 管回果)1月24日上午,随着大型工程机械轰隆隆的作业声,镇平县镇菩路与府前街交叉口的建筑被依法拆除。制约道路畅通的“卡脖子”问题被彻底解决,镇菩路的贯通将成为贯穿镇平老城区南北的又一主干道,对于缓解交通压力,改善城区面貌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被拆迁区域是镇平人的老菜市街,承载着几代老镇平人的生活记忆和城市情怀,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因鸡鸭鱼随地贩卖,造成的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交通阻塞成了周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随着城市的发展,提升颜值,扮靓生活空间成为辖区党员干部的广泛共识。

        干部作风在工作一线锤炼提升,自“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镇平县上下一条心,铆足一股劲儿,啃下了许多“硬骨头”,阻碍城市发展的问题被逐个击破,城区面貌也焕然一新。

        为扎实做好城市更新工作,镇平成立县城市更新工作指挥部及办公室,组建五个工作专班,实行“日碰头、周通报、月汇报、季观摩”、三色督办、分包联系乡镇、决策议事制度,拟定《镇平县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城市更新改造工作实施意见》《镇平县中心城区城市更新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全年申请国开行、农发行棚改资金2.8亿元,全部兑付到户,7个棚改项目遗留任务基本扫清,5个新实施的棚改项目有序推进。开展打击“三违”行动,共拆除违法建设面积80000余平方米。

        一城之美,始于颜值,源自管理。城市颜值全面提升,城市内涵更显丰富,市民幸福指数不断刷新。镇平县以开展“四城”行动为契机,打造城市新形象。“以克论净”打造精细化环卫保洁。以“净”美城,该县开展清洁行动40余次,打造示范街道10条;以“通”疏城,划设非机动车辆停车位3000余个,查扣乱停乱放各类车辆1400余辆;以“亮”扮城,对中心广场等6个广场进行装饰亮化,加装新型路灯6000余盏,亮灯率达到95%;以“绿”荫城,新增绿地面积8万余平方米,完成10个社区、街区游园建设任务;建成“口袋公园”4处7000余平方米,补植、更换时令花卉70000余棵。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取得成效,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创出新经验。

        同时,将全域党建理念与城市管理想结合,发挥马路党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工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推动城市管理向基层治理转变,提升百姓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道路,干净整洁;小巷,私搭乱建消失不见,占道经营难觅踪影……眼下,穿梭在镇平县的大街小巷,规范有序的市容秩序,整洁卫生的城市道路,一步一景,无不让人欣慰这座城市靓丽的颜值。镇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县长石天军表示,把推进精致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质的过程,变成锤炼党员干部、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过程,让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