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首例女性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捐赠成功——
一个人的捐献 一群人的爱心
本报记者 于晓霞
1月20日,大寒节气,郑州气温骤降,但省人民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却暖意浓浓。来自南阳的爱心女子王亚楠在这里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为远方的血液病患者送去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生命种子,成为河南省第1071例、南阳市第7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新野县首例女性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这次,我们不仅仅要感谢捐献者王亚楠,也要感谢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志愿者们!”采访中,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动情地说,这一场生命接力的背后,是一群南阳人爱心接力传递的故事。
小城大爱 众人温暖接力
王亚楠是南阳新野人,今年33岁,是南阳市红十字小城大爱志愿服务队的一名志愿者,经常参与团队组织的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
2019年,在一次无偿献血中,王亚楠加入了中华骨髓库。2021年11月,得知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相符时,那一刻她没有犹豫,用坚定而急切的语气答应了捐献:“好,我愿意捐!”就这样,她成了新野县首例女性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让王亚楠想不到的是,她期待中的捐献之行遭遇了“内忧外患”:“内”有老幼无人照顾,她放心不下;“外”有疫情,手续繁琐,出行不便。“婆婆患尿毒症,隔天就要做一次肾透析;两个孩子年幼,需要人照顾。”王亚楠告诉记者,就在她赴郑州捐献的前几天,一直支持她捐献的丈夫也因突发阑尾炎住院了……
“困难可以克服,生命却不能等待。”得知情况后,市、县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多方协调,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新野“小城大爱”红十字志愿者们兵分两路,一路负责在医院陪护王亚楠的丈夫,一路负责接送王亚楠的婆婆做透析;其姐姐也大力支持,帮王亚楠承担起了照顾两个孩子的责任,让她安心去郑州捐献。
大寒情暖 传递“新生”希望
“我很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够为他人点亮生命之光。”1月20日上午,王亚楠躺在省人民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随着静脉血液慢慢往外流淌,她开始了这次光荣而神圣的捐献。经过近4个小时的采集,她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为远方的患者送去生的希望。
“风雨过后就会出现彩虹,你以后的命运也将会是精彩的……”捐献当天,王亚楠特意给患者写了祝福语,为陌生的小妹妹鼓劲加油,祝愿她早日康复!
“特别感谢县红十字志愿者们,是他们的帮助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谈及此次捐献,王亚楠说,体检、高分辨检测、打动员剂、捐献……每一个环节都有红十字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的坚守和付出。“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份爱心会不断传递下去,帮助更多患者重获‘新生’!”
克服困难 为爱逆行捐献 (市红十字会提供)
新野首例女性捐献者王亚楠 (市红十字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