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专栏稿件)1个月234个路口2185次优化调试信号灯 嗬!道路通行效率提高不少
作者:  徐蕾

1个月234个路口2185次优化调试信号灯

嗬!道路通行效率提高不少

  本报讯(记者徐蕾  通讯员张晓东 王丽雪)观察新调整的交通信号灯配时是否提升了车辆通行效率,再看看收集到的群众关于一些路口交通信号灯配时不合理的建议,1月22日早上一上班,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指挥中心,信号灯专班的民警一上班便忙开了。

   随着市中心城区美化城市清洁家园“1050”攻坚行动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城区道路中心隔离护栏拆除,再加上春节临近,中心城区通行环境和交通流量发生了一些变化。群众对交通信号灯配时的建议也多了起来。回应市民新期待,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以“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依托,在派出警力全面强化路面管控的同时,充分利用科技手段,通过优化节点配时、设置绿波通行等措施,对中心城区234个路口交通信号灯配时调整优化,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减少行车延误时间。

   一个月前,由交警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信号灯专班迅速成立。大家分节点、分时段逐一对城区各个路口的通行情况进行实地研判,完善现有配时方案,制定更加精细、更加灵活的配时方案,最大限度适应道路实际情况。目前城区独山大道、孔明路、滨河路、鼎盛大道等9条道路设置了“绿波”通行;40个信号灯联网控制路口,引入信号灯自适应控制系统,实现“灯看车,按流量放行”,避免信号灯空转、空等现象,进一步提高了车辆通行效率;在常发拥堵片区、拥堵路段,交管部门从路网结构、交通组织、信号配时等方面实施时综合优化,卧龙大桥北路口早晚高高峰车流量饱和,交管部门经过实地调研分析路口特点,结合车流情况,对周边路边所有信号灯配时进行调整,极大地提高了通行能力。

   同时,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指挥中心利用雪亮工程、城区鸟瞰系统、电子警察等现有视频资源,全天候不间断对中心城区主要道路及外围出入市国省道进行视频巡查,发现拥堵路段,及时通过临时后台控制缓解道路通行压力。1个月来,通过后台临时后台控制信号灯312次,有效缓解了用警压力。

   1个月时间,信号灯专班加班加点,对中心城区234个灯控路口优化,调整方案共计2185次,路口平均通行效率环比提高12%。

   为了让路口配时更科学合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指挥中心专门设立意见搜集岗,由专人搜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收集到的群众建议,按照“13710”工作法及时反应处理。近1个月,涉及路口信号灯配时的市民来电环比下降40%。

   “在‘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南阳交警将继续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状态、全新的举措,积极作为,为我市高质量跨越发展和建设河南省副中心城市贡献力量。”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