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家园 再苦再累都值得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姜营街道党工委疫情防控纪实
本报记者 于 欢 文/图
“你看这凌晨4点多的南阳有多美吗?”“有多美我说不上来,有多冷,我知道……”
1月17日下午3时,得知记者关于“姜营街道党工委如何织牢疫情防控网”的采访意图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姜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真讲起了这段单位同事之间的“闲聊”——
“闲聊”的背景发生在当天凌晨4点30分的南阳机场进站口疫情防控卡点上。由于南阳机场头班机是早上6点30分飞往广州,从2020年初开始,由姜营街道党工委牵头的南阳机场疫情防控联合党支部便每天凌晨提前两个小时准时“开工”,轮流值班负责进站口的疫情防控卡点工作;
“闲聊”的对象是姜营街道党工委副主任张彬和四个同事,他们将鲜艳的党旗设置在卡点后对着夜色不由感慨……
“这苦中作乐充满画面感的聊天一幕,让同事们感同身受引起共鸣,很快在单位传开,大家都说危险面前,共产党员冲锋在前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张真坚定地说道。
不仅要筑牢空中防疫堡垒,将疫情拒之门外,更要保护好辖区内每一名群众、每一处村组社区、每一个机关单位……
作为基层组织,姜营街道党工委毫不放松疫情防控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全力织好、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在党工委的表率引导下,街道9个村社区、78个居民楼院以及村民小组均设有疫情防控联合党组织。党旗始终飘扬在疫情防控一线,佩戴党徽的共产党员们顶着严寒全力工作,没人喊苦说累——
您看,在姜营社区中区的疫情防控卡点,由街道社区党员干部、物业公司党员、小区在住党员组成的联合党支部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和出入口登记管理制度,将小区进出口变成牢不可破的战斗堡垒;
您瞧,在龙王庙社区三组,网格指导员朱顺坚持每天用脚步丈量辖区的土地,在做好1050等工作的同时,不间断督导网格内的疫情防控工作。在姜营街道,所有机关干部均下沉到网格内担任指导员,如他一样每天在走街串户的网格指导员共有78名;
您听,在党旗飘扬的社区卡点,社区党员和大学生志愿者也来了。“能在疫情防控中为邻居们出一份力,这是我十几年党龄生涯中最荣光的事”,党员志愿者郑云路一番话道出了满满的自豪感和满足感!
您再看再听,在党旗的引导下,年轻的00后们也志愿穿上“红马甲”加入疫情防控。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姜营街道,就有近百名大学生志愿加入疫情防控工作。“回家当了志愿者后,才真正明白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的真谛,等开学了我也要申请入党!”寒风中,值守在卡点的周口师范大三学生郑菊的话,让记者一行心里暖暖的……
“不管是凌晨的南阳,还是白天的南阳,都很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守护这么美好的家园是共产党员的职责所在,再苦再累都值得!”采访临近结束,姜营街道党工委书记刘伟如是说。
守好小区大门 记者 于欢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