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年终特稿⑫   党旗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作者:  段平

  2021年年终特稿⑫


  党旗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本报记者段平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城市更新提质增效,产业发展日新月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民计民生不断改善……南阳1000多万人民昂首阔步向着全面建设富强活力、法治诚信、低成本创业、幸福美丽、高效清正南阳的美好目标稳步迈进。而在这个过程中,总有一面旗帜指引着方向、鼓舞着士气、凝聚着力量。


  笃志聚力,党旗引领风帆劲。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我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将其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贯通起来,深悟殷殷政治嘱托,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统筹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力凝聚起全市上下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为推进南阳建设省副中心城市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实干笃行践初心


  春节临近,家住卧龙区七一街道滨河社区的李庆云老人通过机器人小乐呼叫厨房保洁服务。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智慧平台接到机器人传输回来的信息后,立即联系保洁公司上门服务,让居家行动不便的老人享受到便捷满意的服务。


  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市委书记朱是西领办的“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朱是西多次深入中心城区部分社区、养老机构,调研养老服务情况,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前,我市已建成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8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20个,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根本基点,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工作目标,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的实际行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市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开展蹲点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各地各单位依据自身职责,理清为民办实事与常规工作界限,形成纾解“痛点”、打通“堵点”、补齐“断点”的民生实事清单。全市收集的4819件为民实事已办结4611件,办结率达95.7%,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为确保惠民实事办实办好,我市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为民办实事与疫情防控、防汛救灾、“万人助万企”、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结合起来,实施领导干部包联工作机制,组织各级基层党组织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双评议”、设立党员先锋岗等,社会各界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形成了各级党组织聚焦聚力、广大党员积极行动、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的良好局面。


  在“万人助万企”活动中,我市将每月16日定为“企业服务日”,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深入企业,集中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每周二邀请企业家举办“畅聊早餐会”,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领导主持,倾听企业呼声,加强政企沟通,为企业发展和城市进步出谋划策。全市4433名包联干部深入6906家企业开展精准帮扶,累计收集企业问题9926个,已解决问题9890个,办结率99.6%。


  全市党员干部在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在服务人民中砥砺初心使命,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强大动力,实现了效能大提升、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环境大优化,促进招商引资大突破、项目建设大跃升,有力推动了南阳高质量跨越发展。


  风清气正好扬帆


  当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如火如荼。活动直面干部观念能力作风上的突出问题,刀刃向内,迅速整改,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促进南阳发展大跨越,推动形成“政治坚定、纪律严明、善谋发展、勇争一流、行动迅速、大抓落实、廉政为民”的浓厚氛围。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市纪委监委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大力推进清廉南阳建设,深入开展党的优良传统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正风反腐不松劲,政治生态持续净化,体制机制改革蹄疾步稳。


  聚焦政治监督,确保监督具体化、规范化、常态化。我市围绕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及时跟进监督检查4410次。持续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和长江流域禁捕、制止餐饮浪费等专项监督,保障政令畅通。严把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关,去年以来廉政审核1570人次。严格执行“十禁止”要求,对违反换届纪律行为一律依规依纪快查严办,确保换届风清气正。


  聚焦作风顽疾,坚持全面从严、一严到底,毫不松懈纠治“四风”。去年以来,全市查处“四风”问题900余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千余人,通报曝光典型问题500余起。


  聚焦影响我市营商环境、发展环境的“庸懒散慢拖”等不担当不作为作风问题。我市制定“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作风建设集中整顿实施方案,并配套制定《关于在作风建设集中整顿中加强监督执纪问责的意见》《关于作风建设集中整顿问题处置工作指导意见》,以严格的督查倒逼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细。


  聚焦专项治理,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督促各职能部门进一步纠治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司法等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房地产、医保等领域专项整治,以“访百企·解难题”活动为载体深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走访企业1123家,处置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百余件。


  全域党建聚合力


  在南阳的各高速卡口,一面面鲜红的党旗迎风飘扬,显得格外耀眼。身着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全力筑牢“红色屏障”。


  党旗指引前进方向、凝聚发展力量。去年以来,全市组织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统筹推动各领域基层党建提质增效、开花结果。


  在农村,通过村村、村企、村社联建党组织等方式,推动“强强联合”“弱弱抱团”或“强弱互补”,有效解决资源分散、合力不够等问题,推动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壮大,群众共同富裕。目前全市已建立“跨村联建”示范点200多个。


  在城市,通过各级网格、“红色物业”平台建立联合党组织,把各方力量有机“捆绑”起来,形成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聚焦营商环境优化、防汛救灾、疫情防控和城市管理“1050”专项攻坚行动等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把联合党组织建在产业集聚区、项目施工第一线,齐心协力为企业发展、项目建设保驾护航。目前,我市已组建联合党组织2600多个,在助力中心工作、重点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层有活力,党就有力量。去年10月,我市启动“雁阵培育计划”,把党支部书记“四色”评定和“大比武”等活动涌现出来的典型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利用三年时间,市级培育100名左右“旗帜型”党支部书记,县级选育1000名左右“标杆型”党支部书记,构建党支部书记“选育管用树”全链条培养机制,培育了一批全市推得开、全省叫得响、全国有影响的新时代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群体。


  为深化拓展工作方式和方法,我市结合基层实际,以中原银行“乡村在线”APP为载体,开发“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线上运用版块,让群众广泛参与村级事务议事决策。在淯水先锋APP上开发设置“双报到双服务双评议”模块,党员在线上报到认领任务、到线下参与服务,活动结束后由社区对报到党员进行评分,积分结果与党员年底评先评优相结合。去年以来,我市发动1.9万名党员到中心城区社区报到服务,开展志愿活动8000多场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5.3万余件,有效推动广大党员在基层一线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站在新时代新起点,我市将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奋力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

微信图片_20220117165059.jpg微信图片_20220117165055.jpg微信图片_20220117165051.jpg

微信图片_20220120091755.jpg

图1、2为周南高速红泥湾站的党员志愿者坚守疫情防控一线。

图3为南阳东站的党员志愿服务岗

图4为沪陕高速西峡站党员志愿服务岗         

                      本报记者段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