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已审,组织部安排 防疫一线党旗红 )党旗在!党员在!我们在! ——周南高速红泥湾站疫情防控联合党支部一线防控纪实
作者:  于晓霞

党旗在!党员在!我们在!

——周南高速红泥湾站疫情防控联合党支部一线防控纪实

本报记者 于晓霞 文/图

“您好,请出示健康码、行程卡和核酸检测证明。”1月14日10时许,记者在位于宛城区红泥湾镇的周南高速口看到,20多名党员干部、交警和志愿者等在风雪中依然战斗在阻击疫情的第一线,正对下高速的车辆逐一进行有序检验:有的查验核酸检测证明,有的为车辆和人员消毒,有的负责测温登记,有的耐心说服劝返……整个卡点防控现场忙而不乱,来返人员均主动打开车窗配合检查,高速路出口检查工作井然有序。

周南高速红泥湾站,是宛城区的东北门户,也是市区疫情防控“外防输入”的重要关卡之一。2021年12月26日,面对卷土重来的疫情,红泥湾镇党委以最快的速度重启周南高速红泥湾站疫情防控联合党支部(以下简称“红泥湾站联合党支部”),建立周南高速口疫情防控卡点,组织区公安分局、交通局,镇机关、村和红泥湾卫生院等单位128名党员干部,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举党旗战一线 亮党徽当先锋”“防控我有责 党员显担当”……在疫情防控卡点,记者看到各种疫情防控主题宣传标语十分醒目,共产党员示范岗、先锋岗和志愿者服务岗等整齐排列,鲜艳的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一线。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红泥湾站联合党支部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发挥全域党建统领优势,用党性筑牢疫情防控“红色堤坝”。每天18时交接班时召开战地组织生活会,重温入党誓词,使每个党员都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集中学习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的最新政策、指示,更加精准、快速、全面、有效地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对每位党员当日的表现进行点评,交问题、交任务、交方法,对照问题立行立改,并对第二天的疫情防控工作作出安排和布置;制作原创音频“招募令”,招募党员宣传志愿者55人,充实到红泥湾站,承担起疫情防控政策宣传、防疫知识宣传等志愿服务工作,织牢织密全社会防控网络;设置光荣榜,激发党员荣誉感,鼓励争先创优,每周五开展“抗疫一线 宛城在行动”主题党日活动,增强为民服务的热情和担当作为的责任感,时时处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疫情防控卡点成为了疫情防控一线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示范岗”。

 “一米线、一米线,大家登记时一定要保持好距离,天气很冷我们要听从指挥,这样效率才能快起来。” “大叔,把口罩带好啊,现在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千万不要大意啊!”……在卡点防控现场,不时传来黄媛媛有些沙哑的喊声。今年40岁的她在红泥湾镇政府工作,是一名有着14岁党龄的“老党员”了。自防控卡点建立以来,她与镇机关的40多名同事一起战斗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

 不只是黄媛媛。在红泥湾站疫情防控卡点,全体党员干部把疫情“战场”作为检验初心使命的“考场”,他们冲在最前头,干在最实处,24小时轮班值守,渴了喝口开水,饿了吃一桶方便面,困了和衣而眠,用责任和担当筑起了阻击疫情的安全“屏障”。

 “无论风霜雨雪,大家值守在路上,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腿脚冻僵了,就来回多走几圈;手冻僵了,就搓一搓、再哈一口热气;嗓音沙哑了,就含一颗润喉糖接着说……”黄媛媛告诉记者,这些天里,党员志愿者耐低温战严寒,密切协作,共同完成对过往车辆及人员的检查、测温、扫码和登记工作,力保疫情防控不漏一车、不漏一人,登记备案,全程留痕。自2021年12月26日以来,共查验车辆排查小车793辆4058人次,排查大货车474辆682人次;劝返小车83辆236人次,劝返大车109辆173人次。

“党旗在,党员在,我们在!”采访最后,红泥湾站联合党支部书记陈梦尘语气坚定地表示:疫情不退,我们不退,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红泥湾站01.jpg

为过往车辆消毒

查验核酸证明02.jpg

排队登记信息

劝返03.jpg

查检“两码”,并为车内人员消毒

登记04.jpg

认真登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