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围墙,建起“便民书屋”
家门口的文化驿站受欢迎
本报记者 张玲 文/图
一张大圆桌,几把座椅,几架书籍,就构成了一间“便民书屋”。1月12日,一走进城区张衡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便民书屋”,便被墙上的“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两幅字所吸引,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类书籍,几位读者正在认真翻阅,这一幕是发生在“便民书屋”的日常情景。
“便民书屋”让居民随时“充电”
“这本《昆虫记》我一直想看,居然在家门口就能免费看上,小小书屋给大家提供了很多方便。”12日上午,家住在张衡路凤凰城小区的刘先生高兴地告诉记者,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办的“便民书屋”真是好,大家可以随时来这里“充电”,小书屋受到了周围居民的欢迎。
“我经常都会到这个书屋里坐一坐看看书。”65岁的董俭秋是个老书迷,只要有时间就会到书店看书,在那一待就是一整天。一个月前,他偶然发现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门口的这个“便民书屋”,就经常来这里,书屋内不但可以免费阅读书籍,还免费提供开水,“这里有一次性杯子,还有空调很暖和,布置得温馨雅致,坐上一天都不想走。”董俭秋说。
“图书馆离得远,专门过去看书也不太方便。‘便民书屋’不仅方便,而且各种类的书籍都有,周末时还能带着小孙子来看书,你看,小书屋都开到家门口了,还有什么理由不读书呢?”正拿起一本养生书籍的张大妈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很喜欢阅读,“便民书屋”延续了她的阅读习惯,而在附近上学的孙子也喜欢到这来看书,加深了她对这间书屋的喜爱。
为附近居民打造“书”式生活
“开设这个‘便民书屋’主要源于无围墙城市建设理念。”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曲岩告诉记者,去年下半年,一场轰轰烈烈的城市赋能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全面铺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响应号召立马行动,拆围墙,种草坪,摆放景石,设置微景观,将院内“小公园”与院外人行道相连,并在人行道上放置了便民椅,方便附近市民来此游玩歇息。
拆掉了围墙,无形中就拉近了与周围群众的联系,曲岩说,自从院内院外相通后,平时有不少附近的居民来这里“串门”,好像一下子亲近了很多。后来他一想,大门口正好有一间闲置的屋子,不如开一间书屋,让周围居民在闲暇时可来读书学习。于是他与同事们一商量,大家都一致表示赞同。
“这些书都是干部职工们捐哩,书屋全天开放。”曲岩笑着说,屋子重新装修一翻后挂上了“便民书屋”的牌子,安装了空调,又购置了打气筒、水壶、雨伞、一次性雨衣等便民设备,他还请人帮忙写了两幅字挂在书屋内,更增加了书香氛围。
书屋面积不大,书籍种类却是一应俱全。记者在“便民书屋”内看到,书架上包括了畅销书、中外名著、文学、金融、养生、儿童读物等较受读者欢迎的书籍。
“平时一到周末,就会有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来这里看书。”曲岩说,“便民书屋”将会不断增加和更新书籍种类和数量,以满足附近居民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人群的文化阅读需求。
市民在“便民书屋”内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