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节里“看青台”
刘世良
小时候跟随父亲去青台街赶集,那时最大的心愿就是嘴头抹抹弄点巧嘴吃,一毛两毛买几个糖块、弄几个花稀糖或者买一捧熟花生那就够奢侈了。
青台街是个老街,也是一个老集镇,因一个美丽传说而出名,那就是掉枪河的传说故事。据村中老人讲,隋朝有个金花公主,不仅人长的漂亮,而且还有一身好武艺。有一次骑马路过青台街西河,被一伙歹徒盯上,一伙人上前耍笑金花公主,谁知?她也不是善茬儿,不由分说提起花枪就与歹徒拼杀起来,不慎用力过猛花枪掉进了河里,后被青台官府救起。
从此环绕青台街的这条河流被人们叫做掉枪河,街西头的河叫西河、街南头叫南河,最终经李店镇的火烧庄流入唐河。大冯营镇是掉枪河的发源地,境内有东柳河、周庄大沟,万庄鲤鱼沟等沟渠于姚庄林场西南角汇集于掉枪河。
青台街距离我们村16里路,记得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跟着父亲去青台街卖红薯干,母亲怕我去碍事儿,压根就没有让我去的意思,我哼唧着不依说:“我又不让我伯拉我,我还可以给他拉个梢儿。”“行啊!一个蛤蟆四两力,让他跟我去吧!也好去青台街看看人烟、长长见识。”父亲说。
我和父亲一起拉着三四包红薯干便启程了,那时每家每户还没有拖拉机和机动三轮车,不管干啥农活都用架子车拉,东西多了用耕牛拉个梢儿。小方营儿西地的掉枪河上当时没有水泥桥,父亲蹚水一趟一趟的给红薯干扛过河,然后拉着我过河,重点怕红薯干弄上水不好卖。
到青台街粮所一斤红薯干卖几分钱,一共卖了三几十块钱,父亲和我都高兴的不得了,父亲给我买几个糖;弄个火烧就返程了,他也没舍得吃饭,那几十块钱也不知又要办多大事!到小方营儿西边已经晌午错了,我实在走不动了,又不好意思说,父亲看我不想走,就赶紧拉着我。
元旦假期第三天,一大早起来就和内当家的研究今天干点啥?并且还有意义!“冬春是踏青的好时节,有路没路都可以走。”于是我告诉内当家的,“去青台,多年没有步行去青台了,在不去?等老了就跑不动了,现在还能锻炼一下身体,今个又是2022年第三天,新年新起点啊!再去看看青台。”
青台街以前最有名的还数外科先生李西峰,那外科医术在当时可真响当当滴儿,他家祖传的捞底膏功效十足,在方圆百里十分有名气。我家大哥当年胳膊上长个疮,大哥也有个韧劲儿,那么疼也不知声,母亲看他穿棉袄的劲头不对,索性看了看,心疼的不得了,“肿成那样!你也不说?”赶紧去青台外科看看,现在青台外科的后人已移居方圆村镇展现他们的祖传医术。
50开外的人现在时不时就有点怀旧了。“你腿疼,能跑动!”内当家的说。“没事?走着歇着,一天跑32里地,应该没问题。”我沿着掉枪河的上游开始了我这怀旧之旅,第一站柳庄东南的月牙坑儿,这里过去自西向南像个月牙一样,当时附近的乡亲们都叫它月牙坑儿,那时里面有火头(黑鱼)、鲶鱼、鲤鱼等,现在已被一座桥梁所掩饰。
第二站来到小方营儿西边的掉枪河上,没想到桥上有一辆架子车,巧!这也许是附近乡亲在河边拉柴火用的。当年跟父亲拉着架子车去青台卖红薯干,在此蹚水过河,不由得儿心底慷慨啊!架子车啊!抹不掉的幼时记忆,我随即拿出手机在桥上排了一张架子车的照片。
第三站来到大李营西边的掉枪河上,看不到当年像黄土寨墙的渠道埂子,陌然向村西边望去,一位大叔带俩小孩在跑着玩,我慌忙走过打探一番,“你沿着水泥路一气就走到青台二中。”大叔说。在大李营前面过河后,我觉得不对?应该沿着河走,走街西头过河才对,那时当年的老古路,就这样我顺着河东的土路走到西河的出街口。
中午12点39分到达青台街,看了看街道,找不出当年的感觉了,变化太大了!随即排了一张青台中心卫生院的照片,在一家饭店弄碗绿豆面条歇歇脚就原地返回了,一路走来,心里装的满满地,满满地回味,满满地幸福,满满地乡村振兴蓝图。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 从楚汉风华“四圣映像”舞剧到南阳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