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健康状态干事创业
作者:  陈向阳

(锐评)

保持健康状态干事创业

陈友东

对于追求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和贡献的人来说,最大的不幸,莫过于壮志未酬身先去。然而,这种不幸却常常无情地降临到一些正在奋力攀登而又很有才华的中年人身上,这就是令人特别惋惜的英年早逝。南阳日报社晚报编辑中心原主编史春雷的突然辞世,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英年早逝。

这些年,受大环境冲击,身心都不轻松的媒体人,到底要怎样管理自身健康?当重新开始审视和自身相关的问题时,大家突然意识到,对生命健康的忧思竟迟来了这么久……

由网友投票选出的“新十大高危职业”排行中,网编、记者纷纷上榜,过劳死、英年早逝等字眼频繁出现在媒体人身上。新闻从业者日渐严重的亚健康问题背后,也折射出行业内外所面临的巨大压力。

诚然,每个行业的人都不容易,可作为媒体工作者,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又使从业者每时每刻都紧绷神经。工作时注意力和精神高度集中,需要身体力行,更需要面对强大而复杂的脑力劳动。时效性和准确性督促着媒体工作者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敏锐判断,快速出击,既要准确命中目标,又要迅速拿出成品。

他们看上去形象立体,每天在为正义而奔走,执行着监督社会的神圣责任,但很多人其实处于亚健康状态,身上的隐疾常常让他们无奈又痛苦,像脚上穿的鞋子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舒不舒服。一项调查显示,在日均工作超过8小时的被调查者中,“传媒工作者”以10.56小时居首。而据中国医师协会2020年发布的“2019中国睡眠指数”报告表明,媒体从业人员以56.5分位列各职业睡眠指数得分倒数第一名。这一正一倒两个第一,媒体人重压下的肉体零部件不出问题那可能吗?

过劳死属于慢性疲劳综合征,是超负荷工作导致过度劳累所诱发的未老先衰、猝然死亡的生命现象。媒体人健康状况堪忧是不争的事实,倒在工作岗位上的人,不能不说是倒在亚健康的沼泽里,他们大多因心梗、脑梗、心源性猝死而失去宝贵生命。积劳成疾是这些人的共性诱因,在他们身后公布的材料中,我们经常看到,他们的身体其实早已亮起了红灯,只是繁忙的工作让他们没有时间看病、休息,以致突然引发身体潜藏的疾病急剧恶化,救治不及而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常言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健康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责任。无论对于个人、家庭还是对于国家、民族,奔跑追梦的路上,都需要健康为前提。如果过早地把“革命的本钱”输光了,除了一声叹息,还会有“诗和远方”吗?这也再次提醒我们特别是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年轻干部,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只有保持身心健康,才有能力坚守岗位,履职尽责,以饱满的激情和热情,投入到每一天的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