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走基层 看变化)镇平:喜看乡村蝶变
作者:  陈琼

镇平:喜看乡村蝶变

本报记者陈琼

特约记者谭亚廷 通讯员黄毅

1月5日,记者行走在镇平县石佛寺镇赵河西岸的玉佛大道,宽阔平整的道路干净整洁,崭新的洒水车来回穿梭,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正清理着卫生死角……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眼下,不只是玉佛大道,在石佛寺镇的大街小巷、社区村庄,处处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环境卫生改善了,成为每一个石佛寺人的直观感受。“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俺们一出门都是花园,没事还能来健健身、赏赏景,美得很。”群众姚庆悦高兴地说。

为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石佛寺镇发挥镇区网格化管理联合党委带动作用,组织全体党员、网格长、网格员,以“党员带头、干部先行、群众响应”的方式,针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影响城镇形象的突出问题,围绕主次干道、大街小巷、市场、建筑工地、园林绿地、老旧村庄、棚户区等地的环境卫生死角,进行全方位整治,辖区颜值持续增“新”。

美丽乡村,美在村容整洁、环境优美。镇平县整合精干力量,科学细致谋划,在全县广大乡村打造生态宜居的花园式乡村。此次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的目标是,通过集中“治理六乱、开展六清”,扭转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局面,使全县农村尽快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提高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乡村之美,既有生态宜居“面子”,更有乡风文明“里子”。眼下,镇平县广大乡村不仅外在“颜值”靓起来,文化加持让美丽乡村更有“里子”,浸润着乡亲们的心田。

冬日的傍晚,室外寒气逼人,而晁陂镇裴营村的农家书屋里却暖意融融,一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会正在进行。村里的党员干部和致富“能人”吃过晚饭,早早地夹着小本子往村党群众服务中心的农家书屋里钻。

裴营村农家书屋管理员介绍,现在书屋共有书籍2500多册,涉及党史、农业、技术等6大类,基本能满足农民的阅读要求。“乡村阅读气氛越来越浓厚,书屋人气渐旺,去年村民共借阅图书500余册。”

近年来,镇平以村党群服务中心为平台,规范农家书屋建设,配齐各类图书,重点充实跟农业知识、乡风文明、法律常识等有关的书籍,满足村民的不同需求。书屋还开展电脑基础知识、电子商务实操培训,教会村民使用电子阅览,在手机“学习强国”APP平台上获取各种知识。目前,该县410个行政村的农家书屋运行情况良好,形成了浓郁的“忙时耕作、闲时读书”乡村文化氛围。

如今的镇平大地,乡村环境宜居宜业,村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农业特色产业亮点频出。一幅村庄美、产业兴、村民富、底蕴厚的乡村振兴画面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