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文明促进会、南阳日报社联合发布——
2021年南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十件大事
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
2021年5月14日上午,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南阳成功召开。会议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要深入分析南水北调工程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遵循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重大水利工程论证原则,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科学推进工程规划建设,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写入市七次党代会报告
2021年1月1日,《南阳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正式实施。2021年9月28日,市第七次党代会召开,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被写入《绿色崛起 美丽富民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南阳而拼搏奋斗》大会报告。报告指出,要实施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生态建设、污染治理、绿色转型,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南阳。此外,8月17日,中共南阳市委办公室、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南阳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方案》(宛办〔2021〕15号)。10月12日,淅川县被命名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邓州市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试验区被命名为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助力南阳生态文明建设
2021年12月20日,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南阳河南省副中心城市的定位与战略”专题论坛在我市开幕。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郑新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秘书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顾问、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名誉会长范恒山出席。范恒山指出,南阳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走绿色低碳、生态经济以及合作联动的协调发展之路;省发改委副主任李迎伟建议,抓好生态价值转化这个“发力点”。坚决扛稳扛牢南水北调政治责任,确保“一渠清水安全北送”,实施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生态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创新发展文旅文创产业,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稳定提升全域碳汇能力,确保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王莹认为,南阳要以创建空气质量二级达标市为契机,以县域达标促全市达标,让蓝天白云成为常态;要治理不达标河流,整治黑臭河水体,让清水绿岸近在眼前。
南水北调中线累计输水441.43亿立方米
2021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7周年。7年来,供水量逐年增加,截至当日8时,累计向北方输水441.43亿立方米,惠及沿线24个大中城市约7900万人。水质监测数据表明,输水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以上,Ⅰ类水质断面比例80%以上。在核心水源区,淅川县完善了以“河长制”为核心的水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和责任体系,实现“河常治”。横向整合关联部门成立库区综合执法大队,对库周海拔172米以下近水域144个事项开展常态化综合执法行动。纵向建立跨省界河道“联巡、联防、联控、联治”工作机制,通过信息共享、联动执法,有效预防和处理跨行政区域的涉河环境问题。地毯式整治针对河湖的“乱采、乱堆、乱建、乱占”四乱问题,开展“三污一净、打击河湖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多管齐下“铁拳”治水,让水源地河更畅、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
污染防治攻坚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2021年8月18日下午,南阳市污染防治攻坚誓师大会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动员部署会议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目标,以实施污染防治10大专项行动为抓手,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南阳高质量跨越发展。会议指出,工程措施要到位,着眼长远补短板、强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工作方法要科学,用好专家力量,建好污染防治攻坚智慧监管平台,为全市统筹做好攻坚创建工作提供科学支撑。突出结果导向,常态长效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加强网格化管理,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部门协作、分工负责”的全覆盖监管。加快结构调整,以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契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抓好重大战略工程推进实施,加快“空铁公水”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完善制度体系,引导各级各部门坚持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硬”。
市人大常委会贯彻实施长江保护法
2021年10月12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暨修订《南阳市白河水系水环境保护条例》座谈会。南阳市长江流域面积达23782平方千米,全面贯彻实施好《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对南阳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助推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要对已出台的涉及长江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梳理;重拳出击,依法打击破坏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的违法行为,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协同查处跨行政区域、重大违法案件;建立健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司法服务机制。广泛凝聚各方合力,更好助力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义务植树共建美丽宜居家园
2021年12月4日上午,市四大班子领导与市直机关、卧龙区和社会各界干部群众一道在卧龙区潦河坡镇榆树庄村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用实际行动号召全市人民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筑牢生态绿色屏障,共建美丽宜居家园。活动要求,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抢抓冬春有利时机,全面掀起造林绿化热潮。要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在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前提下,充分挖掘造林空间,能栽多栽、能快则快。要以国储林项目建设为抓手,引导、鼓励、吸纳有绿化造林经验的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当天上午,全市近两万名干群共种植玉兰、银杏、桂花、香椿、梾木等苗木23.58万株,植树造林3580亩。
丹江口水库专项整治行动
2021年12月3日,丹江口水库“守好一库碧水”专项整治行动誓师大会在淅川县举行。自即日起到今年4月,南阳市全面开展丹江口水库“守好一库碧水”专项整治行动,紧盯丹江口库区管理保护突出问题,狠抓违法违规问题整改督办,全力保障南水北调工程水质安全。近年来,南阳市高度重视丹江口水库综合整治工作,围绕确保“一渠清水安全北送”的重大政治任务,持续在丹江口水库水源地和涵养区组织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打击非法采砂“零点行动”等,清理整治了一大批违法违规问题,目前已拆除丹江口水库170米正常蓄水位土地征收线下75处房屋。同时,南阳市积极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在南水北调水源区和干线工程全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组织体系,明确各级湖长272人,为抓好水源地和总干渠两侧保护区的生态安全,大力推进沿南水北调干渠生态廊道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南阳市空气优良天数居全省前列
截至2021年11月30日,南阳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49天,位列全省第5位,提前完成优良天数年度目标任务。南阳市PM10平均浓度为74微克每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为43微克每立方米,两项指标优于省定目标。据了解,2021年在扬尘治理方面,南阳市实施重污染天气管控4次,发布大气污染管控信息40余条,远程视频监控平台共接入平台项目324个,安装高清探头1260个。检查施工工地752个,约谈企业31家,移送执法部门案件23起,罚没金额57.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