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2篇: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国粹经典伴成长、一年级新生百日礼活动
作者:  古城

南阳市第十四小学: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国粹经典伴成长


全媒体记者 刘阳 杜旭生  通讯员 王霞  


中医药文化作为传统国粹,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金钥匙。南阳市第十四小学开展系列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学习仲景精神,弘扬传统医学国粹。


该校聘请6名仲泰医圣堂专家担任该校“中医社团”校外辅导员,通过一系列课程,让学生懂药名、辨药材,学习了解中医药历史、中医药名人名家,激发学生对家乡医圣故里的热爱,让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根植于心灵,积淀于行为。


理论实践相互结合相互补充,课堂内外相得益彰。市第十四小学开展冬至主题活动,冬至当天组织学生走进医圣祠,听仲景故事,品读中医药文化。


“中华五千年,文明薪火传;神农尝百草,黄帝启医源;东汉张仲景,济世救民难……”同学们吟诵着《医圣颂》并认真记在笔记本上。当听到老师介绍《伤寒杂病论》,同学们争相回答,“这是张仲景的巨著。”“张仲景就是咱们南阳人,是东汉末年的。”“医圣张仲景凭借一部《伤寒杂病论》穿透历史隧道,传播、扬名、济世、救人……”老师娓娓道来,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冬至就是吃饺子,饺子又名娇耳,为了治病救人帮助穷苦百姓,张仲景还研究出了祛寒娇耳汤,饺子也由此而来……”师生们一起一边包饺子,一边传颂着张仲景的事迹,讨论着自己对中医药的理解。


走出课堂,老师还带领同学们辨识中草药,了解南阳中医药文化、艾产业发展。“快来看,这就是咱们南阳的艾,做成艾柱还能做艾灸。”“我感冒、肚子疼,妈妈总是在家给我做艾灸。”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引导,同学们争相说着对中医药的了解和认识。


据了解,该校还通过中医药社团活动,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习常见的中草药药性、用处,并引进了中草药种子让同学们辨别认识,了解其生长习性特点。


随着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越来越多的学生懂得了中医药常识,了解了中医药文化,对中医药之都南阳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和热爱。


南阳市第二小学:


一年级新生百日礼活动

微信图片_20211227095526.jpg

本报讯(通讯员 杜建伟)12月24日,市第二小学举行“习若天成 百日有礼”一年级新生百日礼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记住这美好的时刻,展示他们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从踏进校门时的懵懵懂懂,到如今的小小蜕变,在这“百日”的学习与坚持中,市第二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不断成长。当天上午,学校一年级各班同学相聚在学校多功能厅,载歌载舞欢庆这一时刻。稚嫩的童声吟诵古诗,充满童趣的舞台剧,精彩的时装走秀和口风琴表演,无限的潜力从他们幼小的身体里迸发出来。家长也在学校教室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观看了此次活动,共同见证孩子们入校一百天的可喜成长。今后,孩子们将继续带着老师的关怀,带着父母的期望,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在市第二小学这个阳光校园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