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娇耳节,医圣祠内吃娇耳听“非遗”看汉舞——
饺子里,包裹着浓郁的文化味道
美味饺子端上来
“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12月21日,又是一年冬至到,热腾腾香喷喷的饺子味道开始在味蕾上跳跃,张仲景博物院联合社会各界举办的2021冬至仲景娇耳节在医圣祠举行。
这是一场关于饺子的盛宴。饺子又称娇耳,历史上的南阳,曾把冬至称为“娇耳节”,医圣张仲景千年之前发明娇耳并在冬至这一天送给老百姓吃以防冻耳朵,至今南阳仍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童谣。冬至仲景娇耳节,至今已举办了五届。冬至吃饺子,既是纪念医圣张仲景,又是一种民间习俗,千年以来深深地刻印进了百姓的生活。
这是一场追思先贤的盛典。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影响千年,时至今日,飘着药香的一碗经方汤,仍然在给国人带来生命希望,给世界带来中国温暖。
这是一场南阳文化的盛会。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强仲景文学艺术创作力度,推出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仲景文艺创作,为仲景品牌建设助力,为建设副中心城市助力”的精神,医圣祠邀请市文联部分协会的著名艺术家,携手推出了一台独具中医圣地特色的文艺会演,从舞蹈到曲艺,从朗诵到戏曲,仲景主题突出鲜明;从三弦书到宛梆、大调曲,浓浓的南阳调有滋有味……
击鼓鸣锣,景仰医圣,敬献花篮,奏响《医圣颂》,“中华五千年,文明薪火传……东汉张仲景,济世救民难;辨证立八纲,大论著伤寒……”乐声庄严肃雅、大气磅礴,歌词古风古韵、直击人心。《张仲景》邮票首发倒计时200天纪念邮资封发行、市文联仲景南阳文学创作基地揭牌……文化的仪式感,让在场者无不充满了对医圣的敬仰之情。随后,钟磬齐鸣、雅乐大美,一场展现南阳文化和仲景文化的高水平文艺表演,在汉乐合奏《汉王凯旋》中拉开序幕。
《荠荠菜,包扁食》,唱出了南阳人对仲景先师的纪念;《月奶奶,黄粑粑》,让我们回想到儿时母亲唱起的童谣;“非遗”环节,有三弦书《仲景娇耳》、宛梆《张仲景》、大调曲《京豫良缘看少年》,老艺术家唱腔老道,高校学子创新表演,让观众听得十分过瘾;古琴悠扬中,散文诗朗诵《艾草随想》《圣祠心香》,用美文、用声音,让南阳艾草芳香四溢,让仲景文化魅力再次打动人心……
3000公斤的娇耳、100公斤的蛋糕,在现场,大家吃着一份份热腾腾的饺子、一块块甜蜜蜜的蛋糕,香在口里,甜在心头。仲景娇耳,是医圣张仲景发明的健康养生的药食同源第一方,1800多年前,张仲景在南阳搭医棚、架大锅,煮制“祛寒娇耳汤”分给老百姓;1800多年后的今天,医圣祠里,南阳三色鸽包的“仲景娇耳”沿用张仲景“祛寒娇耳汤”的做法,将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作为馅料包成饺子,现场煮熟分给前来观看演出的市民。吃娇耳,思仲景,在纪念和感恩中,在传播和弘扬中,仲景文化直抵人心……(全媒体记者 李萍 张玲 文/图)
云悦读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老淯阳桥开始拆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