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 看变化)​镇平:“红色物业”让老小区展新颜
作者:  陈琼

镇平:“红色物业”让老小区展新颜

本报记者陈琼

特约记者谭亚廷 通讯员彭博

12月13日,记者走进镇平县城区安国路社区地质队家属院看到,崭新的小区道路、整洁的环境卫生,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三三两两的孩童追逐玩耍,更是增加了小区温馨和谐的主基调。

谁也想不到,一年前,这个小区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污水横流、垃圾遍地,停水停电现象时常发生,群众意见大、社区没办法。

是什么让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全靠了红色物业这把金钥匙,它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将物业企业、业主委员会、居委会单方力量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握指成拳的力量。”安国路社区党支部书记李肖笑说。

地质队家属院始建于1991年,由于年久失修,基础设施陈旧落后,路面破损严重,排水管网堵塞,屋顶漏水,电线老化,给小区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社区党支部运用全域党建的理念,由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驻区党员组建了地质队家属院联合党支部。通过召开联席会、业主大会,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制定了改造方案,商讨通过了“水电管网改造”“垃圾清运管理”等26个改造项目。多方筹措资金380余万元,改造供水、排水管网4000余米,硬化路面5008平方米,种植草皮花木1033平方米,梳理线缆670米,粉刷墙体12300多平方米,增设路灯照明13盏、监控设施1套,使得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小区治理,群众参与是关键。联合党支部合理利用公共用房和场地,打造集小区联合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功能于一体的“红色驿站”,设置了“三方议事室”,建立健全物业管理联动分析与处置机制,实行民情恳谈会、议事协调会、工作听证会、成效评议会的“四会”制度,做到了议事有场地、沟通零距离。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联合党支部依托“红色驿站”,配套设置棋牌室、健身活动室、阅览室、医疗室等。针对小区老年人居多的特点,与辖区内公疗医院签署服务协议,建立小区老人健康档案,定期开展义诊、养老保健知识讲座;邀请社区法律顾问进小区,为居民讲解防诈骗法律知识,组织老年门球赛等趣味比赛,丰富小区居民的业余生活。

“如今,生活在地质队家属院的小区居民,每天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可以说是幸福感爆棚。”联合党支部副书记、物业公司经理李红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