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志愿者“种文化”进校园
本报记者 张玲 文/图
文化化人,文艺润心。12月8日,市社区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关爱留守 艺暖童心”文艺志愿服务进校园活动,文艺志愿者走进卧龙区青华镇第一中心小学,为孩子们送去精彩的辅导课,整个校园弥漫着温暖与欢乐,也让孩子们收获了艺术的真知和美好的回忆。
拿起鼓棒,一转身、一跳跃……伴随着动感的音乐、踏着欢快的节奏,卧龙区青华镇第一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正在操场上一板一眼地跟着文艺志愿者们练习腰鼓动作。
“一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就觉得这点辛苦不算什么,我们会经常过来给他们上课。”连续两个课时下来,一向积极参加文艺志愿活动的志愿者曾凡文已是满头大汗,她和另两名志愿者一遍遍地教着孩子们动作要领,看着孩子们昂头挺胸,扬手、跳跃,动作整齐划一,练得有模有样,曾凡文打心眼里高兴:“腰鼓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希望孩子们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还能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尚美,在尚美中习德。”
在操场的另一边, 50余名同学在志愿者的指导下正在学跳曳步舞。“蝴蝶步”“十字步”……左脚一滑、右腿一蹬,孩子们越跳越喜欢。
“这种类似广场舞的集体锻炼方式,不仅锻炼身体,更让学生们们享受到无限乐趣,同时还能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市社区志愿者协会会长李瑞营告诉记者,“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市社区志愿者协会选派优秀的文艺志愿者定期走入校园,书法、国画、笛子、武术、篮球、舞蹈以及“五防安全”知识、心理疏导等课程走进校园,用艺术温暖心灵,为孩子们放飞梦想插上艺术翅膀,传递追梦、圆梦的精神力量。
卧龙区青华镇第一中心小学副校长吕富强说,该校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长期以来,学校没有专业的艺术课老师,文艺资源匮乏,孩子们的渴求无法满足。此次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给孩子们带来了知识和欢乐,有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
润物无声,育人无形。专业的艺术辅导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丰富了学校的文化生活,也让孩子们在艺韵文化中浸润成长,让中华传统文化历久弥新。
志愿者教同学们练习腰鼓动作要领
同学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学习跳曳步舞
同学练习打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