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县:“大融合”研训课程助力乡村教师专业成长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何崎鹏 通讯员徐美展)
日前,镇平县教师进修学校在“国培计划(2021)”镇平县送教下乡精准培训中构建的“大融合”研修课程,在15个送教乡及镇600名参训教师中引发了良好的反响。
在2021年送教下乡项目实施过程中,该县教师进修学校在已有混合研修的基础上,提出分阶段、伴读式“大融合”研训课程的理念。目前,15个送教班级聚焦送教主题,分班分层搭建了“融合”课程树,按照“项目介绍”“通识研修”“问题诊断”“示范教学”“研课磨课”的阶段划分,推送课程涉及60章420节,通过“必修+选修”“直播课堂+作业推送”资源推送+专题研讨” “视频会议+主题研磨”等方式,开展基于主题的需求调研、问题研讨、自学诊断、主题扩容、示范答疑、个性选学等指向清晰的阶段活动,辅助线下研修提质增效,呈现出了鲜明的“破壁”功能。
研训形式上,线上课程注重资源拓展、任务推送、成果晒评,线下课程注重问题突破、实地研磨、个性指导,研训课程的线上、线下无缝融合和互相支撑,有效解决了区域研修分离、资源分散、优质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形成成长闭环,实现了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关注和全面引领。
玉都中心小学齐帅老师说:“基于主题分阶段创建的UMU课程树,有效拓展了送教主题的外延和内涵,实现了送教内容的开放性,特别是示范教学阶段以课例情景和课程学习为主的反思研修,有效辅助线下集中研修,让我们更立体、全面、深入地聚焦主题、探究问题。”
据悉,自2020年起,在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在线培训实施指南》的指导下,镇平县教师进修学校紧扣解决问题这一核心,积极推进“集中研修+网络研修+现场实践+训后跟踪”等多要素、多样化的混合培训方式,尝试依托“UMU互动教学平台”,研发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研用”为一体的自主层级网络研修以及以学习共同体孵化为主的团队研修,构建了一系列“大融合”主题研训课程。
镇平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项国印说:“在‘十四五’新的培训时期,教师培训要关注到新时期所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发挥‘互联网+教育’深度融合的优势,在主题聚焦、内容多元、课程立体、知行结合上下功夫,创新培训方式,通过自主‘孵化’的区域教师研修一体平台建构与使用,夯实送教下乡精准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