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党史学习教育 我为群众办实事
凝心聚力学党史,紧扣群众身边事,南阳市城市管理局践行城管使命——
当好城市“大管家” 做好群众“贴心人”
本报记者李金玺
市城管局改造提升街头游园,为市民带来满满幸福感 本报记者张玲 摄
至11月底,已全面完成全市窨井盖普查工作,共有窨井盖约49.3万个,发现井周破碎、高低不平、无防坠网等各种不同病害的问题井盖约4.36万个,整治约2.27万个,已超额完成我市重点民生实事年度整治1.79万个问题窨井盖的任务指标。12月1日,“2021年南阳市重点民生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这组数字。
小小的窨井盖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以看到,但它的养护管理却关系到千万群众的脚下安全。作为今年全市重点民生实事之一,市城管局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城市管理紧密结合,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出发点,围绕中心工作,不断提升干事创业的新境界,夯实服务群众的“硬功夫”,努力提升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学党史 筑牢干事创业之魂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南阳市城管局日常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用好新媒体,不断提升学习教育效果。
南阳市城管局先后在局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开设“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专栏,每天发布党史知识,已发布296期379条,并及时传播中央、省、市相关部署。用好“学习强国”和南阳智慧党建大数据平台,局系统1039名党员在“学习强国”平台日人均学习积分稳居市直单位前三。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已开展3次集中研讨,7次集体学习,11名处级干部分别到联系单位上党课14次。并开展“人人讲,共分享”活动;承办全市机关庆祝建党100周年“百名党员讲百场党课”第十九专场;组织市政处三八女子疏浚班先进事迹报告团到省住建厅作专场报告、
市城管局还积极组织全体党员参加线上全国党史知识竞赛,取得了78人进入南阳百强、36人进入河南百强、10人跻身全国百强的骄人成绩,为我市争光添彩。
履职尽责 回应市民期待
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南阳市城市管理局坚持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与主责主业紧密结合,以拆墙透绿、城市清洁行动、“双违”整治、窨井盖整治、围挡整治、生活垃圾分类、园林绿化提质、市容交通秩序整治、建筑垃圾治理、优化营商环境等10项民生实事为重点,建台账,列清单,推行“马路办公”,解决实际问题。
在市区独山大道与两相路交叉口东南角党建主题小游园,环境优美,是一道美丽的街角风景。说起拆墙透绿,附近居民对此赞不绝口。“我们就住游园后面这个小区,坐院子里不如坐这里视野开阔,家门口有个小游园真是方便,出来散步不用再往远处跑了。”市民张大爷说起这个游园就连竖大拇指。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南阳市城管局回应市民需求,将拆墙透绿工作升级为无围墙城市建设,累计拆除违建临建及拆迁遗留336处43万平方米,拆除围墙围挡357处11万米,新建游园绿地161个49万平方米,用实际行动增加了市民家门口的绿色福利。
另外,南阳市城市管理局整合城市管理用房和街道社区服务用房等资源,建成6个城管驿站党建综合体,集用餐、休息、学习、交流、应急管理为一体,吸纳周边1公里范围内环卫、市政、绿化、交警、志愿团体等一线党员,并联动周边机关和社区,共同做好城市管理和服务。
细微之处 办好民生实事
一座城市的美好,更多地体现在细节里,实施城市管理精细化,是建设幸福宜居城市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举措。城市管理工作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南阳市城市管理局从解决市民生活中的“烦心事”入手,开展了一系列整治行动。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每周五下午是全市“城市清洁家园集中行动日”,南阳市城市管理局结合城管部门工作实际,督促创建、志愿服务人员对自己分包路段、社区进行不间断巡查,对发现的各类不文明行为及时劝导、制止、纠正,扎实开展城市清洁行动,共出动15万人次,清理垃圾40多万立方米,清理小广告9万多处。
同时,规范非机动车停放,规范流动商贩,治理店外经营,规范户外广告,整治城中村和集贸市场,倡导“门前五包”,让城市变得更干净更整洁更有序,城市颜值大幅度提升,受到了群众的拍手称赞。
学习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我市“城管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学习会议精神与城市管理工作深度融合,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以“我为群众办实事”载体,用心抓学习,用情办实事,用力解难题,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精细化做好城市管理,用城市管理的成绩检验学习教育的成果,用学习教育的成果助推我市高质量跨越发展,奋力谱写我市城市管理事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