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庄村的“菜把式”
本报记者 陈杰超
天气晴朗,暖阳高照。
12月1日,卧龙区潦河镇梁庄村村头蔬菜大棚内温暖如春。吸饱了水分、养料,沐浴着暖阳,广东菜心、上海青、奶白菜、菠菜等各种青菜在大棚内尽情生长,鲜嫩嫩、油亮亮,挤挤挨挨铺展了一地,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留。
在一座上海青蔬菜大棚内,梁庄村十多名村民有说有笑,一边拉着家常,一边熟练地收割青菜。水灵灵的上海青被收割后,整整齐齐码放在塑料筐内,不大一会儿,就是满满一筐。
“别看我身体单薄,每天除了在村幸福大院公益岗位上班,其余时间在蔬菜地里打工,一天也能挣上六七十元。青菜长得好,卖得好,一茬茬不间断,整地、剔苗、除草、浇水,基本上天天有活干。只要肯劳动致富不用愁!”脱贫户郭国双高兴地告诉记者。
在成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梁庄村驻村工作队依然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忙碌着。驻村第一书记郭启明告诉记者,让梁庄村脱贫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他们最大的愿望,也是他们努力的方向。
眼下,发展蔬菜产业让梁庄村尝到了甜头。2019年,工作队和村干部通过多方联系,把有实力、懂经营的蔬菜商吸引到梁庄村,2020年组建成立了南阳市卧龙区胖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村民土地450余亩,种植蔬菜和果树。一年探索下来,合作社成功找准了蔬菜种植模式,不仅有了收获,也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合作社经理罗春雷告诉记者,合作社成立后,常年使用当地村民打理农活,旺季每天能接纳50多名村民在田里打工。如今工资涨到每天60元,旺季全勤每人每月可拿3000元,淡季也能拿到2000元以上。罗春雷算了算,不说土地流转费,每年光是给村民开支工资就有130万元左右。而自己每亩地少说也能收入2000元。
为了壮大蔬菜产业,驻村工作队想尽一切办法进行帮扶,潦河镇党委、政府帮助规划产业,出台优惠政策,共同扶持合作社做大做强。为了稳产高产,如今合作社投资铺设了地埋水管,利用第一书记专项资金60余万元和卧龙区专项配套资金70万元,两年建成占地58亩的塑料大棚47座,配套建设了蔬菜保鲜库,发展势头强劲。
“从采摘到上市,两个小时就能运到南阳的市场上,你说这菜鲜不鲜?”驻村第一书记郭启明精神振奋,干劲满满。
接近下午两点,郭启明和他的队友们急忙忙赶往南阳,为了一个新项目,他们要去会见新的客商。
看着风风火火的驻村工作队队员们,记者不禁油然感叹:梁庄振兴,指日可待!
图片说明文:村民在蔬菜合作社打工收割青菜。本报记者陈杰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