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安全出行 从“头”开始
陈向阳
文明、安全出行,是所有人的期待。自11月12日起至2022年3月1日,我市公安交管部门在中心城区开展非机动车交通秩序严管整治及提升驾乘人员头盔佩戴行动,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近年来,电动车因其便捷、环保、机动灵活的特点,已成为国民级出行代步的选择,在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其穿梭而过的身影。同时,随着新能源技术变革的快速发展,部分电动车在设计上,其速度越来越快,外形也越来越大,其性能指标已接近或达到轻型摩托车水准,由此而引发的交通安全事故屡有发生,造成了严重后果。
骑车不规范,是导致相当数量电动车事故的一大原因。不仅造成城市交通堵塞,也增强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以头盔佩戴为整治重点,进一步提高驾乘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既是务实之举,又是必要之行。权威数据显示,佩戴安全头盔能够减少63%的头部受伤和88%的颅脑损伤,一个头盔可以让交通事故的伤害率呈现出倍级下降。
每一项文明举措的推行,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过去,机动车司机不系安全带也是一种不良现象。自从新的交规实施以后,人们逐渐形成了安全意识,上车后先系安全带,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文明驾驶的习惯,良好习惯一旦养成,人身安全就有保障。对于电动车驾乘人员来说,头盔就如同机动车驾驶员的安全带,在事故发生的一瞬间,小小头盔有可能就是“救命头盔”,现实生活中,正反两个方面的例子都不胜枚举。一些人之所以没有养成戴头盔的习惯,说到底还是因为侥幸心理在作祟。他们总是认为,只要自己骑行时多注意一点,就不会发生交通事故,就算发生了事故,也未必有那么严重。这种侥幸心理才是最大的安全隐患,也是相关部门整治的难点。
守法执法就像一个风向标,它会引导社会风气向好或向坏的方向发展。而人们的法纪观念、守法执法的自觉性,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长期的他律规范约束下逐渐养成的,是在向文明行为方向渐进的过程中,靠依法管理“管”出来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法律就是一纸空义,依法治理就成了一句空话。
安全出行,从“头”开始。遵守规则、文明出行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为文明城市建设尽一份力。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佩戴头盔首先是对自己安全的一种保护,别等出现意外才后悔莫及。市民驾乘电动车自觉佩戴安全头盔,应从“被动适应”走向“主动遵守”,大家都应学会敬畏规则,遵从规则,自觉戴好头盔,让文明、安全出行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绝不让安全出行这件“头”等大事攻亏一“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