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风采(栏目)
小香菇撑起富民伞
——记桐柏县进定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进定
全媒体记者 高波
特约记者 梁红杏 通讯员 李英俊
郭进定,中共党员,从事香菇产业化发展28载,所创办的桐柏县进定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拥有社员386人,种植香菇1500余万袋,带动25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被誉为桐柏山区“香菇大王”,先后荣获“河南省劳动模范”“南阳市拔尖人才”“南阳市‘十佳’新型农民”等荣誉称号。
初冬时节,暖阳高照。走进桐柏县朱庄镇,一栋栋香菇大棚依次排开,蔚为壮观。大棚内,菌棒码放整齐,村民身影忙碌。“我的人生梦想就是通过菌种改良和提高发酵工艺提高香菇的产量和品质,以实实在在的效益带领父老乡亲发展致富”这是郭进定做事的初衷和梦想。
不服输 “门外汉”变成“土专家”
1990年7月,郭进定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务农。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香菇种植是一个致富的好项目。
郭进定看市场、访农户、进工厂,决心大干一场。他筹措资金6000元,购买菌种,请人接种、制菌棒,种植5000袋椴木香菇,但半年下来,有近半的椴木因传菌失败而作废,让郭进定心痛不已。心中焦虑的他四处请教学习,经常一个人钻进香菇棚里就是一整天。
6年时间里,郭进定带领技术人员,一边参加学习培训,一边利用自家的香菇大棚大胆反复实践。最终选育出一批丰产性高、菇形均匀、适应性强的香菇品种,并以本地为中心逐渐推广开来。
勇创新 小香菇做出大产业
郭进定在实践中认识到,技术创新是香菇产业发展的灵魂和活力所在,必须围绕创新创造做文章,在产业链关键环节上求突破。
为给群众提供优质、放心的菌种,郭进定决心建设一个菌种厂。缺资金,他东拼西凑借款16万元;缺技术,他聘请省农科院专家当技术顾问;缺场地,他东奔西走征地15亩。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桐柏县第一家香菇种植菌种厂宣告建成,从此,当地菌种杂乱的问题得以解决,种菇户再也不为菌种质量担忧了。
目前,该菌种厂的产量可满足整个桐柏县种菇户对菌种的需要。郭进定还与河南省菌类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立了南阳市食用菌繁育工程技术中心,并建立了桐柏县阳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培育研发了05、135、215三个新品种,这几个新品种适合当地气候特点,品质好,质量高,供不应求,深受当地种植户欢迎。
不止步 头雁带出富民路
致富之后的郭进定把追求乡亲们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为帮助群众发展致富,他与257户群众签订了帮扶协议,对他们无偿提供技术指导,优先吸纳贫困群众到进定香菇加工厂就业。同时,对于缺资金的贫困户,赊销菌种和种菇原材料,见效后再还款。
2020年,郭进定探索出“自建基地+龙头企业+贫困户+专合组织”利益联结机制。在合作社经营上,让种植户入“干股”,享受年底分红。以800元一亩较高的价格从当地农民手中租借土地,还让他们在合作社里打工,不仅学到了技术,还可以领到劳务报酬。现在共与500多户农户合作,每年给农户提供近800个工作岗位,给留守妇女老人提供岗位300多个,在10余个产业薄弱村建立食用菌种植和加工基地,精准帮助群众发展产业增收,带动257户1000余名贫困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户均增收3000余元。
梦想都是奋斗出来的。怀揣着乡村振兴梦想的郭进定,奋战在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第一线,正带领乡亲们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书写无愧时代的人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