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为产业腾飞插上科技的翅膀
作者:  李卫红

方城县:为产业腾飞插上科技的翅膀

 

全媒体记者李卫红 特约记者任怀卿 陈新刚

科技创新为产业兴旺插上有力翅膀。在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之际,方城县强力实施创新创业行动,落实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招引培育科技人才的行动要求,叫响科技创新品牌,打造以超硬材料、轴承等为特色的方城产业集群,为我市打造20个重点产业链和千百亿级产业集群贡献力量。

多年来,方城县站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度,积极营造科技创新氛围。高质量搭建平台,充分利用“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送科技下乡”等活动,打造科普宣传平台,推进科普宣传进农村、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以县科技馆为依托,建成全省首个县级数字科技馆,打造科普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公众线上线下互动交流;以“互联网”+科普“为抓手,建立科普信息化平台,建成科普中国e站76个;利用“科普中国”APP、“云上方城”客户端、方城科协公众号等打造应急科普服务平台,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污染防治攻坚等全县中心工作。在今年9月份,方城县再次被中国科协命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示范县”,这是该县连续五届蝉联全国科普示范县(每届五年),为河南省仅有的两个县(市、区)之一。

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坚持把科技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该县紧紧围绕县“主新特”和主导产业,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扶持,加大县级财政资金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三年来争取国家、省、市各类创新项目和研发资金5000多万元,为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支撑。

积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方城县委、县政府每年拿出奖励资金对开展科技创新成效显著的企业进行奖励,三年来发放研发平台奖励资金、高新企业奖补资金、创新团队和院士工作站奖补资金、各类专利资助资金近600万元,有效激发了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坚持把科技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加快产业领军人才培育,助推县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全县紧扣产业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加大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加快转化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化,利用高校的人才和技术资源优势为我县培育一批永久牌的技术人才,共培育、引进博士、中高级职称等高级人才2000多人。科技人员在积极参与科研开发、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发各类科技新产品66个,引进示范应用新技术28项、新品种32个,申请专利1000多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12项,推广应用科技成果50多项。

科技之光为产业发展照亮了道路。

中南钻石股份有限公司大颗粒彩钻技术获重大突破业界引起轰动;神州灵山新材料有限公司叶腊石品质全国最优;勤大钢管有限公司高精钢管生产线填补了北方市场空白;煜众精密机械公司数控机床加工精度达到国际一流标准;河南瀚瑞特轴承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高精圆锥滚子源源不断从流水线上通过……在创新驱动的引领下,方城县以轴承为主的装备制造和以超硬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

截至目前,方城县已入驻29家超硬材料产业相关企业、65家轴承产业相关企业,初步形成了“超硬设备机械—金属触媒粉—人造金刚石—金刚石微粉—刀具磨具”和“轴承钢管(锻件)—轴承套圈—轴承滚动体及基础件—轴承成品—装备整机”两条极具含金量的产业链条。其中,超硬材料产业集群年产值30亿元,从业人员达到4000人。2020年,生产人造金刚石的六面顶压机约4000台,占全球总量近40%;人造金刚石产量达到70亿克拉,市场份额占国际国内市场的46%和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