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人才+项目”柔性援疆成效好
作者:  王普 董应

“党建+人才+项目”柔性援疆成效好

本报讯(通讯员王普 董应臣)南阳市探索柔性援疆新模式,推行党建引领、人才服务、项目支持援疆新机制,建强基层组织,推进产业发展,改善民生事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走出了一条“党建+人才+项目”高质量援疆的新路子,援疆工作取得新成效。

党建引领强疆。南阳市委组织部从全市基层乡镇、街道和县区部委部门选派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作风正派过硬的8名领导党员干部和9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到河南省对口援建的哈密市伊州区挂职乡镇、街道副书记和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副主任,帮助援建单位建立党建阵地,推行南阳全域党建模式,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党建水平。短短3个月的时间,已为伊州区打造提升了4个社区党建阵地,发放全域党建培训教材300本,组织开展党员干部培训1200人次,宣讲党课、“七一”重要讲话精神10场次,指导完成了乡镇街道和村“两委”换届并为新当选的村组干部开展政策理论培训,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人才服务兴疆。为推动当地产业发展,17名援疆干部人才深入哈密市伊州区农业农村的田间地头和农牧民家中深入调研,提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壮大村集体经济、文化旅游、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等方面意见建议126条,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20篇。9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发挥专业技能特长,为农牧民组织开展棉花种植、畜牧养殖、蔬菜生产和西瓜、大枣、葡萄等林果特色产业技术指导服务培训3116000人,推广实用新型生产技术58个,解决生产技术难题102个,协调安排新增农牧民就业153人,提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1100多万元。同时,积极与内地就业服务中心对接联系,向哈密市馕产业园区输送就业工人20余人,向哈建集团建营康成有限公司输送工人10余人,向伊州区东疆春农产品批发市场输送保安、保洁员2名,推荐1名本科高校毕业生到中交哈密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工作,解决当地用工难问题。

项目支持助疆。17名援疆干部人才,认真落实对口援建和结对帮扶要求,积极与县区领导汇报,协调派出单位和相关企业,争取项目、资金、政策等支持,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共落实各类对口援建资金300余万元,其中宛城区对口援建伊州区城北街道黑风山社区和慧泽园社区,提供援建资金150万元,着力打造提升2个社区的党建阵地;卧龙区对口援建伊州区西河街道,提供40万元援建资金对团结社区和惠康园社区的党建阵地进行打造;新野县援建伊州区大泉湾乡,为大泉湾乡提供援建资金10万元用于补充办公经费和硬件办公设备购置,进一步提升大泉湾乡的党建和宣传工作水平;西峡县对口援建伊州区白石头乡,经考察对接,投资100万元的饲料加工项目已达成协议,项目正在持续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