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部安排采访稿 配二维码)农家书屋 乡村文化“大粮仓”
作者:  李金玺

农家书屋  乡村文化“大粮仓”

   本报记者  李金玺

        “家门口有个农家书屋真方便,有啥想知道的,就可以直接借书来看,孩子平时也多了一个去处,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小书屋有大天地!”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新店乡菱角池社区农家书屋,前来看书的社区居民田秋阳一说农家书屋就连连竖起大拇指。11月27日,记者走进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新店乡菱角池社区,去感受农家书屋让群众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既“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引导了乡村阅读新风尚。

         

        农家小书屋 文化大阵地

       当天上午,记者一走进菱角池社区农家书屋,发现屋内桌椅板凳一应俱全,十分整洁,书柜上政经类、科技类、文化类、历史类各种类别图书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农家书屋的两位管理员梁万钊、王居有都是退休老教师,身上带着浓浓的书卷气,说起书屋就打开了话匣子。

        “书屋除了供社区群众读书外,我们还开设‘4点半课堂’,让放学无人照看的孩子到书屋读书、写作业。”梁万钊说道,以前孩子们放学后无人照看,现在有了农家书屋,每天下午放学后,孩子们都准时到书屋看书写作业,两位图书管理员还可以辅导孩子学习,收到了家长的热烈欢迎。

      “每周二,社区书画爱好者还在书屋开办了免费的书画培训,陶冶大家的情操,我家孩子特别高兴,能在家门口学习绘画。”居民田秋阳告诉记者,前几天,拥有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崔保庆还为社区里孩子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童心向党”党史学习教育课,告诉孩子们,要常学红色历史、常读革命书籍,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采访中,记者获悉, 菱角池社区农家书屋还举办了第一届“最美书香农家,农民读书明星”活动,评出最美书香农家5家,农民读书明星10名,以此带动大家爱学习、勤学习、善学习、乐学习。    

           

        农家书屋   群众致富“加油站”

       农家书屋满足了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也悄然在改变着乡风民俗。菱角池社区农家书屋开办以来,辖区群众打牌、喝酒的人少了,来书屋看书的人多了,“赌鬼”“酒鬼”都变成“书迷”。

        “在种植的过程中,有啥不明白的,就到书屋来借阅种植方面的书籍,吸收最新的种植方面知识。”承包了两个大棚种蔬菜的任晓说起农家书屋就赞不绝口,通过在书屋里阅读学习,获取了种植蔬菜的实用技术,提高了种植水平和效益,年收入10万多元,成了远近有名的“菜王”。 社区居民赤广跃、李云茹通过农家书屋学习家政服务方面的书籍,成为家政专家,还办起了培训班;社区居民马军读月季类种植的书,建起了月季园,当起了老板,月季产品远销海外……  

         知识改变命运,农家书屋不仅改变了乡风民俗,还成了群众致富的“加油站”,受到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书屋管理员正和群众介绍书籍.jpg

书屋管理员正和群众介绍书籍    本报记者  李金玺 摄

        

    书屋春雨润物 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文化为魂。让书香照亮乡村阅读之路,让浓郁书香涵养乡村文明,2019年,菱角池社区农家书屋建成后,我们将农家书屋打造成助力乡村振兴的文化大粮仓。”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新店乡菱角池社区党支部书记王玉平告诉记者,菱角池社区农家书屋现有各类藏书一万余册,还推出了公益文化大讲堂、党史知识竞赛、乡村阅读季等多种主题活动,关注群众的健康与精神文化生活,真正让农家书屋“动起来、活起来、火起来”。

          “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将加快农家书屋的发展,并继续增添新的图书,高质量开展服务工作。”王玉平说,接下来农家书屋会继续引导群众“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助推文化传播和文明共享,助力乡村振兴,为南阳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