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经济,扎根社旗的增长极理论
全媒体记者马聆道 特约记者杨银鹏 通讯员杨金河
从经济学理论上讲,总部经济是城市经济、区域合作经济和产业高端经济的表现形式。这种以前在上海、香港、北京等大城市才能生存发展的经济形式,如今在社旗县得以充分发展,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点,在财政收入增长乃至经济发展上释放出越来越大的能量。
发展总部经济:一处孵化园,繁荣一座城
一个天朗气清的下午,在社旗县总部经济产业孵化园,县总部经济管理服务办公室工作人员郭丹谈起社旗总部经济“发展史”:
2018年初,社旗县委、县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促进财源建设、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不断调整招商引资新形式,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经研究,规定新设立或新迁入企业,在社旗县进行工商登记注册,实行统一核算,每年在本县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地方所得不低于500万元,实际到位注册资本金不低于5000万元,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2亿元,承诺在社旗经营期限不少于10年,在开办、搬迁、用房时按“一事一议”原则办理并给予适当补助。在税收方面,从运营之日起5年内享受相应的奖励政策。为方便对引进总部型经济企业进行保姆式管理和服务,县委、县政府决定依托河南乐神饮品公司办公大楼,建立县总部经济产业孵化园,对所有总部经济企业集中统一管理,专人专职专责,一对一实施保姆式服务。
仅2018年,社旗县就引进总部型经济企业8家,总投资2.6亿元,实现全口径税收6000万元,其中地方级收入3100万元,市政府通过表扬信的形式对其进行了肯定。2019年,全县总部经济企业实现全口径收入1.5亿元,县财政、税务被市政府荣记集体三等功,有功人员得到通令嘉奖。去年,在受新冠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仍实现全口径收入1.1亿元,再次受到市政府表扬。
“2.0版”营商环境: 让“软环境”有了“硬提升”
为招引更多总部经济到社旗投资发展,通过营商环境的“进”,实现经济运行的“稳”。社旗县将招引总部经济的任务分解成条条“干货”确保落实,同时明确监督考核指标,让“软环境”有“硬提升”,使总部经济企业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通过系统化的创新改革、全方位多渠道的沟通协作,打通大大小小市场主体遇到的堵点,解决营商环境的“最后一公里”。社旗县创新政府服务市场经济主体的集成化整体服务新模式,在社旗总部经济孵化园,设立县总部经济管理服务办公室,以总部经济企业共享服务中心为平台,建立了跨部门对口联系人的联动协调机制。目前,已有县财政局、招商局、产业集聚区、国土资源局、发展委、城建局、金融办等多个部门参与其中,形成了具有社旗特点的多条服务总部经济的便利渠道。来自一线城市、发达地区的企业,源源不断来到社旗,总部经济正以崭新的姿态入驻……
谈到这几年总部经济的运行情况时,负责总部经济服务管理办公室的县财政局副局长马吉昌介绍说:“企业到来之初,政府给予的补贴、银行的低息贷款等,都是雪中送炭,助推了企业快速崛起。而企业总部发展壮大后,更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呵护。”
营商环境,对于企业,如同鱼和水、飞鸟与天空。
企业与企业之间互通有无,企业与政府部门互通信息,成了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可以说,具有社旗特点的“金牌店小二”式的服务,造就了社旗“2.0版”的营商环境,促进了企业之间资源匹配,让总部经济企业拥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和更好的发展空间。
谋划“金融小镇”:全力打造金融生态圈
总部经济的集聚程度、发展速度,往往和城市创新能力、经济质量“比翼齐飞”。
截至去年年底,社旗已集聚各类规模总部经济企业30多家,几近全县规模企业总量的半壁江山;总部经济企业纳税总值1.4亿元,纳税比重超过全县工业纳税总额33%,总部经济已成为拉动社旗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社旗总部经济发展的态势,折射出社旗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交通、运输、休闲城市等配套建设相继提升,全域旅游、明清文化、文明城市等软环境日新月异,投资环境、经济环境、招商政策等对标全国各地后的再优化,社旗正以总部经济为抓手,提升县域新经济、新动能的发展。
今年,来自厦门20多家金融企业将落户社旗总部经济孵化园,其中,厦门万鹏包装有限公司是“金融小镇”一期金融总部区落户的第一家企业,与此同时,其企业金融总部及旗下十几家子公司、有限合伙企业的税收也将落地“金融小镇”。
谈到社旗总部经济发展预期时,县财政局局长张伟斌充满信心:“我们正在积极对接县开发区、南阳中心城区,物色我省周边智能制造企业,努力使‘金融小镇’成为企业创业创新、转型升级、嫁接资本的翅膀。可以说,‘金融小镇’前景广阔。”
“金融小镇”围绕金融做文章,全力打造金融生态圈,未来将定期举办资本对接会及各类路演、沙龙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产业氛围,做好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的文章。入驻企业大都对社旗总部经济招商运营体系贴心服务的颇有好感,更对社旗总部经济创新搭建的金融服务联盟平台感兴趣。该平台已有金融服务类、法务类、审计类、券商类、活动策划类等20多家服务商加入,“对于金融企业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润滑剂,”总部经济一位负责人如是说。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走进企业、倾听心声、突破制度瓶颈、提供精准服务,才能让更多优秀企业、高端项目、一流人才在社旗把根留住。总部经济,已引领社旗县----这个传统农业生产大县走上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前列,明天的社旗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