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学习党代会精神 走基层 看变化)小镇里的“大生意”
作者:  陈琼

小镇里的“大生意”

本报记者陈琼

特约记者谭亚廷

通讯员曾卓

金秋时节的乡村,处处漾溢着丰收的喜悦。10月23日,记者走进镇平县枣园镇,只见快递小哥们忙着装载包裹,一派忙碌的景象。“建淘宝村,走小康路 ”“脱贫达小康,一起做电商”的标语随处可见。

枣园镇位于镇平西南部,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并无优势。近年来,该镇依靠电商平台,发展数字经济,在实现产业发展“逆袭”的同时,也辐射带动特色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建设富美和谐农村。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如何“念”好电商这本“生意经”?

“市七次党代会给咱发展指明了方向,要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促进三产融合发展,有了‘顶层设计’,咱干着更有劲了。”在电商园区的鑫园富商贸有限公司内,该镇党委书记刘柯兵正和企业负责人商量着如何更好带动群众致富、增加群众收入的大事。

镇领导多次上门,问情况、出良策,帮助企业破解发展瓶颈,让企业发展没有后顾之忧、轻装上阵。这是该公司负责人最直观的感受。

鑫园福商贸有限公司专注于农产品上行销售,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模式发展,主要销售辣椒等各类生鲜蔬菜,在拼多多销量排名前三,今年已带动5个合作社、41户农户种植辣椒630余亩,并免费为种植户提供化肥、种子和技术服务。同时签订2021年意向合作农户58户、合作社12个,可带动辣椒种植近千亩。

随着电商企业发展扩大、营销渠道扩展,当地艾草、辣椒、红薯等土特产品供不应求,促使农户、合作社自发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了枣园镇辣椒、艾草等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接触电商之后,枣园镇群众的营销意识不断增强,坚持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白天在田间劳作,休息间隙拿出智能手机,把田间劳作的场景拍成视频和照片,晚上线上分享到网络,提高粉丝流量,增加销售。”村民马雪彬说。

借助电商,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也为该镇产业发展壮大注入了新的动力。眼下,全镇的乡村处处涌动着创新创业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