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社旗“西大门”的“红色堡垒”
——记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十佳基层党组织”、社旗县商南高速社旗站联合党支部
通讯员 何鑫 王新 张嘉鸣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商南高速社旗站,社旗县“西大门”。自今年7月份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商南高速社旗站疫情防控检测点联合党支部拉高标杆、争创一流,筑牢了第一道屏障,被市委组织部评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十佳基层党组织”。
“有了联合党支部,就有了依靠、有了主心骨。”商南高速社旗站联合党支部书记、社旗县三级调研员王辉感触良深,县公安局、交通、卫健委等县直单位和社旗站所在地唐庄乡党委、政府闻令而动,102名党员、325名志愿者火线加入,在战“疫”一线筑起了攻不破的“红色堡垒”。
靓丽的“党建红”——
创新运用全域党建
守好社旗“西大门”
“请您出示一下核酸检测证明。”“请您摇下车窗配合我们测量体温。”在商南高速社旗站出站口,社旗县县直部门和所在地乡党委、政府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公安部门负责引导车辆靠边停车接受检测并维护现场秩序,卫健部门测量体温、查看行程码,交通部门负责对来自或途经中高风险地区车辆进行查验处置,唐庄乡党委、政府全力保障好卡点饮食及防疫物资供应等。
终于吃上了配了火腿肠的方便面,还现场进行了咽拭子样本采集!社旗籍张先生激动得热泪盈眶,“沿途遇到好几个高速站,都不让下。原本以为回不了家,完全没有想到家乡疫情防控高效闭环、人文关怀。”
谁来防?怎么防?商南高速社旗站联合党支部交出了靓丽答卷——用足用活全域党建这把金钥匙!每天清晨交接班重温入党誓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开展战地特殊组织生活会……联合党支部对标市委组织部下发的《疫情防控联合党组织日常管理十条措施》,落细落实“三有一聚一确保”要求,汇聚起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磅礴伟力。
流动的“志愿红”——
3天完成防疫排查
织密疫情“防控网”
盛夏的唐庄,天气闷热。在商南高速社旗站、唐庄乡18个村、172个村民小组,处处可见一群“红马甲”忙碌的身影:身穿红马甲的入党积极分子、返乡大学生、新时代文明实践青年党员志愿者化身疫情防控员,和乡村党员干部一起走村入户,开展全民扫码……
支部牵头,织密疫情“防控网”。唐庄乡党委第一时间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政委、乡长为指挥长的新冠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乡、村、组三级干部对各村实施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设置乡村两级党员先锋岗63个,340余名党员干部投身新冠肺炎防控阻击战。18个行政村共发放《疫情防控防护知识》《致全乡人民群众一封信》4.5万份,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多方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父老乡亲的联手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党群齐心,做细防疫“大排查”。为做好返乡人员的排查流调,乡党委抽调工作人员7名,各村组织志愿者21名,制定预计返乡人员、已返乡人员排查机制,共同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提前制定防范管控方案,做到快反应、严措施,明确“谁漏报、谁负责、谁出事、追谁责”。
党旗就是方向,党徽就是力量。唐庄乡仅用3天时间,在全县率先完成全乡人口扫码工作,以党员干部、志愿者的辛苦指数换取了群众的幸福安全指数,为圈住封死疫情提供了坚实保障。
温馨的“服务红”——
服务送到群众心坎
疫苗接种“加速度”
“除了每天组织4个人到高速卡点测温、扫码、采集咽拭子样本外,还千方百计地加快推进全乡疫苗接种工作。”走进商南高速社旗站,到处都能看到联合党支部医疗保障小组成员、唐庄乡卫生院院长郭映申来去匆匆的身影。
疫情防控千万条,疫苗接种第一条。为确保疫苗接种全面提速,唐庄乡不断完善疫苗接种工作流程,推出人员分流、延长工作时间、提供贴心服务、错峰打针等工作方式,确保辖区居民“应种尽种,应种快种”。
浪再高,也在船底;山再高,也在脚底。唐庄乡长王谦解释道,全乡党员干部不畏艰难,大力发扬走遍千山万水、不怕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的奋斗精神,疫苗接种工作跻身全县前列。与此同时,通过大喇叭等方式,动员全体群众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少聚集,全力打好“社会疫苗”,推动“两种”疫苗“双管齐下”,共同打造唐庄疫苗接种“加速度”,为构建全民免疫屏障贡献社旗唐庄力量。
“我们要永葆初心,坚守使命,让鲜红的党旗始终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保持疫情防控的常态长效指挥体系不放松,‘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体制机制不放松,确保实现零感染、零传播、零输入、零输出目标!”面对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十佳基层党组织”这块沉甸甸的荣誉,联合党支部全体党员许下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