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区:与时间赛跑 重大项目建设再提速
全媒体记者孙义峰 特约记者吴双
战鼓催征马蹄疾,项目建设战犹酣。
十一假期,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洒向大地,位于南阳新能源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奥新产业园施工现场早已“苏醒”,130多名施工人员已经开始进行梁板铺设、钢筋绑扎等施工作业,建设现场繁忙有序,热火朝天,整个项目正按照计划节点全速推进。
乘风破浪开新局,项目建设正当时。区七次党代会上,宛城区委提出坚持“产业为基、企业为根、项目为王、转型为纲、创新为要”,大抓产业发展和城市更新提质,以重点工作突破带动全局工作跃升。柯丽尔、洁达环保、奥新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推进,车辆穿梭、机械轰鸣、塔吊林立的场景随处可见,大抓产业、抓大产业、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热潮在宛城大地处处奔涌。
抓牢重点项目
破题纾困促发展
抓紧抓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支撑点,就是要紧紧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
9月14日,南阳柯丽尔智慧医疗产业园二期项目举行开工典礼,该项目建成后年均利润总额4000万元,并将有效带动产业集群形成,不断拉大产业链条。
“2015年,我们作为五里堡街道办重点招商企业扎根宛城,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呵护下由小到大,但生产车间较小等问题也逐渐凸显。2018年,五里堡街道办事帮助我们搬迁至南阳新能源经开区内,企业得以更好发展。”南阳柯丽尔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区委区政府的帮助下,新厂房的建设得以快速推进,极大地降低了企业成本,也为企业发展腾出了更多精力。
目前的柯丽尔科技有限公司已从最初不足20人的微小企业逐步发展壮大为200多人的辖区龙头企业。2021年,柯丽尔智慧医疗项目被列入河南省“十四五”期间重点项目。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2021年元-9月,开发区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97亿元,同比增长29%,全年预计增长30%以上,增长的速度、发展的质量均创历史新高。
掀起赶帮热潮
不待扬鞭自奋蹄
以推进项目又好又快建设为导向,宛城全区上下凝聚共识、抗起责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你追我赶、大干快上的攻坚热潮在全区各地喷涌而出。
在高铁片区核心区(南区)棚改项目区,施工现场塔吊忙碌运转,1000多名工人紧张施工作业。该项目占地面积387.121亩,总投资约23亿元。随着项目建设步伐的加快,目前已完成投资约10.5亿元,计划2022年9月底前全部竣工交付使用。
9月30日,宛城区仲景街道与河南金圣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合力推动当地工业、商贸服务业等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红泥湾镇,南阳市丹水人家食品有限公司智能生产线开工,实现日均销售一万单,年产值三千余万,成为当地促进产业发展,带动移民增收的又一有力抓手。在溧河乡,乡村两级联合服务专班为项目招引、土地征迁、手续办理、地材运送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最大限度推动项目落地投产。
拼争项目没有局外人,只有解放思想、扩大视野,弘扬“六皮精神”,才能推动项目发展实现新突破。2021年,宛城区谋划储备省重点项目48个,总投资910亿,南阳华为大数据创新中心项目等13个项目已纳入国家、省“十四五”规划。
增强服务效能
人人当好店小二
区七次党代会以来,宛城区直面营商环境问题、短板、差距,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带着情感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以营商环境大优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大跃起,为实现中心城区经济隆起、为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坚强保障。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拿出如此详细的项目推介和服务保障方案,宛城区的务实和高效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期盼着能够与宛城区建立合作关系!”8月10日,宛城区举办“四改一拆”重点项目推介对接会,全区县处级干部一对一服务,商业模式现场探讨的方式让与会企业赞不绝口,深受鼓舞。
“项目土地报批最新政策是啥,费用咋算?土地征收供应周期多长......”9月15日,南阳市新能源产业集聚区会议室内气氛热烈。区职能部门负责人上门服务,就项目土地报批、线路迁移等事宜现场解疑答惑,为企业吃下定心丸。
领导分包、特邀监督员、“一人通办”、“容缺受理”、“告知承若”、“午间无休”、……随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到宛城区投资兴业。至2021年9月底,全区市场主体数共有49334个,同比增加36%,新增企业增长迅猛,同比增加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