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 (通讯员常杰敏)“在家门口打工挣钱,既能照顾孙子,又能照顾生病的老伴,俺们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丹桂飘香,秋风送爽。9月10日,在社旗县福之口蔬菜产业基地里,58岁的社旗县李店镇王庄村村民朱明丽正在劳作,只见她时而扶正喷水管,时而挥锨铲土盖实,“平时在这里干活,还兼职旁边养鸡场的粪便清理、鸡子的装车销售等杂活,去年一年,我工资收入就有3.6万元。”
社旗县福之口蔬菜产业基地采摘现场。
在社旗县李店镇,像朱明丽家“一人就业,全家增收致富”的农户不在少数。
近年来,该镇党委、人大、政府召开领导班子联席会议,按照“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致富门路”的产业发展要求,实现了全镇22个行政村产业发展全覆盖。该镇把产业发展作为助推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创新多种模式、采取多种措施,扩大特色产业的覆盖面、提升叠加度,为全镇农户农户增收奔富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全镇乡村振兴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镇依托丰富多样的产业资源优势,通过多途径的招商引资,对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旅游服务业等产业进行融合,打造多模式、多渠道、多品种、全覆盖的“多彩田园”产业融合体。截至目前,共有农业科技园区满义设施蔬菜基地、万亩供港蔬菜基地、卓和林果、丙玉蔬菜种植基地、人大代表盛阳家庭农场、北杨庄果蔬禽特色产业基地等“多彩田园”示范工程6家。
社旗县北杨庄果蔬基地里采摘的宛东御梨正装车外运。
为了鼓励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增收产业多元化,该镇专门研究出台了产业发展“以奖代补”政策,设立了专项产业奖补资金,按照主动发展生产、就地就业和外出务工的不同类别,与农户尤其是贫困户建立奖补联结机制,激发农户及贫困户内生动力。在党员干部、人大代表的率先垂范下,该镇的特色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相继发展了林果、蔬菜、中药材、苗木花卉、畜牧等五大特色产业。自2017年“以奖代补”产业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共带动贫困户532户,户均年增收1000元至3500元不等,激发了村民的内生动力,出现“比学赶超奔富路”的良好局面,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靓。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