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七谈”反响)本报《 “七问”直击痛点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七谈》系列报道刊发后引起热烈反响 凝聚共识唱响发展最强音
作者:  段平

本报《 “七问”直击痛点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七谈》系列报道刊发后引起热烈反响

凝聚共识  唱响发展最强音

本报记者  段平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聚焦的是企业需求,推动的是发展动力。本报913推出《“七问”直击痛点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七谈》系列报道,通过部分县市区委书记、市直单位“一把手”访谈,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负责人访谈,外地在南阳务工经商人员访谈,职能部门和窗口单位工作人员访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模代表访谈,社科理论界访谈,普通市民、在外南阳人和网友访谈,谈感想、找问题、说措施、促落实,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使“七问”更加深入人心,在全社会掀起党员干部争先创优、各界群众踊跃参与的思想解放热潮,为推进我市高质量跨越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全面发力 凝聚思想共识

818,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市委书记朱是西针对南阳营商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直抵人心的南阳“七问”后,本报首度刊发评论《南阳“七问”直抵灵魂》,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7篇《优化营商环境“七问”系列评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为继续做好“七问”后半篇文章,南阳日报充分发挥党媒舆论主阵地作用,报网端微全媒联动、全线发力,以《“七问”直击痛点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为总栏目,推出了《 “七问”直击痛点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七谈》系列报道。南阳广播电视台同步跟进报道,形成强有力的舆论报道氛围。

 “七问”直击痛点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七谈》采用专访、举办座谈会等形式,分层次、分领域专访,在广大党员干部和更大范围的群众中进行宣传动员引导。“七谈”选取7个有代表性的阶层,访谈话题各有侧重:西峡等县市区委书记重点谈压力、谈责任、谈紧迫感,谈机制体制创新等;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张振玺等市直单位“一把手”和卧龙区七里园乡党委书记李炳东等乡镇党委书记谈自查不足,服务承诺,便民、利民、为民举措;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查洪付等4位企业家重点谈建议和体会;职能部门和窗口单位工作人员谈营商环境不优现状,谈企业发展枷锁多、群众办事不易,谈立足岗位、优化营商环境;外地在南阳务工经商人员谈前后变化对比,增强在南阳投资创业的信心;普通市民、在外南阳人和网友谈意见建议和感受。整组访谈直接访谈干部群众、专家教授等各界人士120多位。

系列访谈有效凝聚了社会各界全力优化营商环境的思想共识,掀起了全民参与的热潮。不少县市区充分认清形势,整肃队伍,提振精神,顶格推进,争当领跑者;市直部门结合自身工作特点,量化出具体措施和行动,亮出“实招”“硬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为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推动南阳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建言献策;市社科理论界专家学者们围绕企业发展的科技、金融、人才需求等,探讨如何完善服务体系、搭建服务平台、当好企业的贴心人,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企业和群众的“满意指数”;广大市民纷纷表示,访谈让群众看到了各级党委政府、部门自我革新的决心和行动,看到了南阳的发展方向,期盼南阳的未来更美好。

   全媒联动  营造浓厚氛围

为凝聚思想共识,形成舆论合力,南阳日报坚持在全媒体传播上强势发力、联动借力、融合聚力,强化报网端微“一盘棋”,劲往一处使,精品策划强势出击,打出“组合拳”,实现全员融合、大小屏联动。访谈的每篇文章都按照先网后报顺序,进行多渠道、多文本传播,扩大了报道的辐射力、影响力、吸引力。

系列访谈报道形式多样、写法灵活、文字精美、内容详实生动。首篇《以最优环境促高质量发展——访西峡县委书记周华锋》一经推出,便在社会各界产生强烈反响,南阳日报社所属南阳日报客户端、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微博,南阳晚报今日头条号、微博,南阳网及南阳网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推送,当天总浏览量达到60+。整组报道历时半个月,南阳日报共刊发大型访谈文章33篇,全媒体制作发布图文、视频等作品近400个,总浏览量突破千万。

“访谈立足不同县域和部门实际,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重、不同层面等多点发力,力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打造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最优营商环境。”唐河县县长乔国涛说。

    新野县发改委主任郑军辉说,南阳日报高位策划、重磅推出的《“七问”直击痛点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七谈”》系列报道在全县广为传播学习,极大地提振了各级各部门落实改革创新构筑投资兴业高地的信心,全面营造出“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舆论氛围。

全民参与 助力跨越发展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南阳形象。本报《 “七问”直击痛点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七谈》系列报道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强烈共鸣。

“政府有决心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为我们服务,我们就有决心加快发展,为南阳高质量跨越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动力。”荣阳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和云表示,企业的高速发展依托的就是良好的营商环境,南阳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必将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创新发展土壤。

南阳宛艾产业协会会长韦跃之说,政企之间积极沟通、良性互动,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希望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把鼓励、支持、引导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地、落细、落实,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提高政策获得感、投资安全感和办事便捷感。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代言人,没有一个是局外人。”市民李明、刘荣志认为,营商环境已成为一个地方极端重要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面镜子。

网友海纳百川、向着太阳、晓风清雾说,攻克营商环境的难点、堵点、痛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不断解放思想,打造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讲规矩、重规则,有言必行、有诺必践,企业才会愿来乐留,市场才能兴旺发达。南阳必须快马加鞭,狠下功夫,用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竭尽全力推动营商环境实现整体性、根本性好转,为高质量跨越发展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