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 易地扶贫搬迁是中央明确的“五个一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径之一,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也是难度最大、投入最多的专项扶贫工程。连日来,淅川县上集镇光明社区党支部深入开展“学党史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践行以搬迁群众为中心的理念,立足为搬迁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用实际行动将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扎根心里,暖进群众心里。
近日,上集镇光明社区党员干部在走访中了解到,社区的易地搬迁学生新学期报名需要向学校提交贫困证明,以享受教育扶贫政策。但群众开具证明需要奔波上百里到原乡镇政府才能办理,加上近期汛情、疫情形势严峻,往返极不方便,既耽误时间又增加开支。光明社区党支部了解到此情况后,积极与上集镇党委政府、县发改委、县乡村振兴局汇报协调,获得积极回应。随即,光明社区党支部通过微信、短信、入户敲门等方式通知需要办理贫困证明的学生家庭,统一收集学生证件信息,提交至县乡村振兴局统一办理。仅三天时间,县乡村振兴局就完成了证明开具,由社区党支部取回统一发放至群众手上。
我为群众办实事,干部多跑腿,群众少走弯路。据统计,此次共为15个乡镇308名学生开具了贫困证明,直接节省15585公里路程,赢得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高度评价。
编辑:淅川网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召开台胞台属台商中秋联谊会
下一篇:淅川县:举办林果技术培训助力林果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