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宣传电信网络诈骗知识,民警宋晓——
用心用情守护居民“钱袋子”
本报讯记者 张玲 通讯员贾耀河
“个人信息是个宝,不泄密码和账号;街头莫扫二维码,谨慎发送验证码……”9月16日上午,卧龙区中达社区的近3000名居民先后收到了同一个微信好友发来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贴心提示。近段时间以来,大家每天都会收到这样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信息,而发信息的则是大家的一个共同微信好友,她就是卧龙区公安分局卧龙岗派出所中达警务室社区民警宋晓。
在社区警务岗位上工作了14年的宋晓,把护好群众的“钱袋子”为己任。她从源头防范入手,立足辖区地域特点,不断推陈出新反诈宣传手段,构筑起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堡垒,提升辖区居民对电信网络诈骗的鉴别能力和防范意识,远离电信诈骗的侵害。
面对着形形色色层出不穷的骗局,如何让广大群众对反诈知识能够“看得见、听得到、记得住”,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宋晓的脑海。在总结分析多个高发、新发的案例后,她梳理出这些案件的作案手段和特点,编辑成通俗易懂、脍炙人口的顺口溜、打油诗以及图文并茂的信息,揭露诈骗新花样以及识别的关键点,通过自己在社区走访中搭建的10余个“警民微信群” 精准推送并发动群众转发,为广大居民注入“反诈疫苗”。
“线上+线下”,扎牢防范篱笆墙,在开展线上宣传的同时,宋晓还带领警务的辅警们,充分发扬“铁脚板”精神,开展线下宣传,通过深入开展入户走访、警民恳谈会等活动,加强反诈宣传教育引导工作;以社区场所行业、沿街店铺等为主战场,逐步吸纳辖区各行各业人员,进一步建强社区反诈宣传阵地,在企事业单位服务窗口、居民小区门禁、餐饮服务行业电子屏等醒目位置滚动播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标语,不断提升新形势下凝聚社会共识、协同防控风险的能力。
为了拓展宣传途径,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宋晓结合当前人们的消费习惯,联合辖区奶茶店、物流公司,在奶茶杯、快递件上面贴上最常发案件的反诈提醒标语,让外卖员及快递小哥也化身反诈宣传使者,开启反诈宣传新模式,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投入到发展宣传工作中来,在社区构筑起一张张防范诈骗的安全网。
“群众被骗,我会心疼;天下无诈,路还很远,我会继续努力。”面对着警务室辖区半年内无发生一起网络电信诈骗案件的成绩单,宋晓如是说。
入户走访,宣传电信网络诈骗知识。本报记者 张玲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