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传承家风;扶弱济困,温暖山乡……   西峡爱心夫妻携手同走公益路
作者:  周梦

  孝老爱亲,传承家风;扶弱济困,温暖山乡……

  西峡爱心夫妻携手同走公益路

  本报记者周梦

  捐出善款20余万元,帮助众多贫困学子、困难家庭摆脱困境;组织各种慈善救助行动100余次,受助对象1300人次(户),受助金额300余万……这是西峡县公安局监管大队女警姚迪和丈夫张居成16年来的爱心账单。夫妻并肩,传递着社会正能量,书写着人间大爱,在西峡当地成为一段佳话。

  孝老爱亲传承良好家风

  2003年,姚迪与张居成走进婚姻的殿堂。张居成从事房地产工作,还是西峡当地慈善机构、爱心公益组织成员,常年忙于单位工作和爱心公益事业,每天,早出晚归,也没有足够时间陪伴在父母身边尽孝,更没时间陪伴妻子和孩子。

  第二年,他们的女儿出生,家庭的压力和琐碎事情就更多了。为了不让丈夫分心,姚迪独自一人担负起培育女儿的责任。因为姚迪知道,不是丈夫不顾家,而是有太多的工作等着他去做,有太多的贫困家庭和孩子更需要他的帮助。就连婆婆偏瘫在床,也是姚迪默默地承担起照顾老人的重任。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于爸爸妈妈的忙碌,她给予最大的理解,从小就自立,不让爸爸妈妈为自己多操心。今年正读高三的她理想是上军校,报效祖国,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志愿服务提升“山城温度”

  “世上的东西总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一定是会越分越多,那就是‘爱’!”姚迪常常这样说。

  “一碗粥温暖一座城”。西峡县爱心免费早餐店曾被央视《焦点访谈》报道,讲的就是张居成团队的故事。张居成作为西峡爱心免费早餐店二分店义工骨干,每天早上五点钟准时起床,驱车到五公里外的早餐店,五年如一日,风雨无阻,为130余名环卫工、贫困弱势群体、孤寡老人等洗菜刷碗、做早餐、当服务员。

  为了支持丈夫,姚迪还带着孩子跟着丈夫一起去早餐店做义工,为孩子传递爱的正能量。他们还带动自己的亲朋好友、同事、生意上的伙伴去了解志愿服务事业,投身志愿服务行动。在张居成的积极协调和组织下,西峡县志愿者服务中心成立,并且先后组织了“扶贫助学行动”“爱心书包”“薪火支教”“新冠肺炎疫情捐赠行动”等100余场大型公益志愿活动,有效提升了西峡志愿者团队的服务水平,扩大了西峡志愿服务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爱心助学温暖寒门学子

  无论丈夫做什么公益活动,妻子姚迪总是最支持他的那个人。自2015年以来,姚迪和丈夫一道,积极参与县妇联组织的“爱心妈妈”结对活动,长期资助贫困学生5人。他们还一起发起爱心活动,成立西峡县“一日一善公益专项助学项目”,倡导日捐1元活动,用于小学到高中阶段贫困学生生活救济。两年多来,共有近20万人次参与救助行动,已募集专项助学基金30万元,受资助特困中小学生近百人;指导并发起针对因病致贫和突发致贫家庭救助的“网络众筹”,通过网络线上筹款,共募集资金70万元,资助因病和因灾致贫家庭35户(人);组织并策划实施专门资助贫困农村应届大学生的“金秋助学圆梦行动”,已帮助20多名大学生走进高校,开启新的人生。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是姚迪多年来一直坚守的信条。她和丈夫多年来养成一个习惯,把自己收入的一部分单列出来,用于捐学助教,资助资金达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