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家族部分教师合影照
一家五代执教 百年不辍育人
谈起黄迎霞的教育家世,要从清朝咸丰年间说起,当时唐河县祁仪镇的黄金城在家乡开设私塾,黄家子孙便承其衣钵,世代坚守三尺讲坛,倾情教育著华章。
黄家从教百余年 五代走出14位教师
黄家一门五代从教百余年,历经清末、民国、新中国,从家庭私塾到高等院校讲堂,从国学经典讲授到当代多元化教育,这个家族薪火相传,绵延不绝,共走出14位教师。
他们任教科目涵盖语文、历史、美术、音乐、英语等,出现一位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一位省优秀教师,一位省优秀专家,三位市级优秀教师。
黄迎霞 潜心教育不慕荣利
从小浸润于书香之中的黄迎霞,南阳市卧龙区教师进修学校工作,是黄家第五代长门长女。受家庭环境的熏陶,1990年大学毕业时,黄迎霞毫不迟疑地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三十年中,所讲的优质课频频获奖,先后获得省市级名师、教育专家、师德先进个人、卧龙区第五届拔尖人才等……30年风雨兼程,30年坚守讲台,她一步一个脚印地在教育世家的传承之路上砥砺前行,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从2001年新课改开始,受卧龙区教体局的派遣,曾到镇平、淅川、唐河等县进行《新课程标准》的讲授解读并做课,均收到良好效果。她积极开发教师教育和语文专项活动专题。从2003起,先后到七里园、谢庄、石桥等11个乡镇送课下乡,参与讲课和听、评课活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研究出的“以读促写”的6种阅读教学课型,后被规范为阅读课的6种课堂阅读模式,在区直一些学校已推广使用。 2020年10月29日,在中牟县举办的河南省第12届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优质课比赛决赛中,她又荣获一等奖……
家族的血脉、文脉熔铸了她浓浓的教育情结。闲暇时,她笔耕不辍,用女性特有的细腻观察世界,书写一些小文,或抒情,或感叹,或叙写和学生的相处的点点滴滴,以随笔的形式信手拈来,集结了三、五十篇。多篇稿件获奖,还获得卧龙区首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
黄迎辉 模范人物受邀到天安门广场观礼
第五代教师的杰出代表是在南阳一中任教的黄迎辉,曾获得过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受南阳市政府通令嘉奖,市政府个人记二等功一次。2021年7月1日上午,黄迎辉作为教育部先进模范人物代表到天安门广场受邀参加观礼。他的妻子李小娜,同在南阳一中任教,她业务精湛,很受学生爱戴,多次被学校评为“最美教师”。
黄续 以教为乐谱写教育人生
黄迎霞的妹妹黄续,是黄家教师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工作,同时是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时代在前进,可教育的初心始终未变。黄氏家族经历一个半世纪,世代以教书为业,秉承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信念,用为人师表的职业精神书写了一个家庭的传奇。
祖孙三代 杏坛续写春秋
“享受教育快乐,做一名幸福教师”。
桐柏县幼儿园李道玲,三代5人从教。她的父母都是终身奋斗在教育战线上的人民教师,家中弟弟也投身教育,就连自己的女儿也是一名教育新兵。他们把全部的爱奉献给了教育事业,用爱点亮希望。
母亲谢真梅 蜚声于全县教育界
提起李道玲的母亲谢真梅,可谓是蜚声于全县教育界,她所带的班级都是一流的,每一次县里组织大型活动,仪仗队、方阵、军鼓……领头都是她的班级,她曾成功教育过无数个调皮捣蛋的、其他班级无法管教的学生,以致后来很多家长都点名将学生分到她的班级,她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威信。母亲敬业、爱生,她用辛勤的付出换来了事业的辉煌,由教师到学校支部书记到城关学区主任、县政协委员,镇人大代表,也得到了无数掌声,经常被邀请到外地做经验交流。1983年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
父亲李锡民桐柏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无怨无悔三十二年”, 他用自己的爱心诠释着一名教师的内涵,用坚守与承诺守护着自己的工作岗位。
李道玲 谱写一曲幼教圆梦之歌
从小耳闻目染,使我立志做一名教书育人的灵魂工程师,1987年李道玲成为一名光荣的幼儿老师,梦想变成现实。
在三十四年的幼教生涯里,她把幼儿教育当作一门艺术来塑造,不断尝试、改良、实践、完善,最终形成了充满个人魅力的激情、独特、幽默的教学风格。2017年通过层层考核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李道玲名师工作室”。随后,又在浙江高校专家的指导下她优化科研模式,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名师引领,精英主导,骨干参与,带动全体”的业务提升模式。2018年至2021,她承担了省级名师骨干教师培育对象的培训任务,主持的省级课题《基于桐柏文化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市课题《利用红色文化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践研究》及《家乡自然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撰写上万字的工作报告和材料达几十万字以上,为县培养幼教青年教师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疫情的关键时刻,作为名师工作室的带头人,她指导教师录制500多个视频,40多个音频故事,每天加班收集整理编辑,在公众平台和博客分别发布一百多期。
侯益方 一片丹心育桃李
女儿侯益方在母亲和李道玲的言传身教下,在她的高考志愿栏中,依然填写上了师范类院校,紧接着研究生考入了华中师范大学,如今她已在为广东省中山市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作为音乐教师她在中小学艺术展演戏剧比赛活动.小合唱比赛、大合唱比赛和戏剧比赛中均获中山市一等奖和优秀指导老师奖,在疫情期间撰写论文,《“抗疫“期间小学音乐线上教学的实践探索》获中山市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优质课获市级二等奖,多次评为市先进个人。在短短几年内评为一级教师。
李道玲欣慰地勉励女儿,人生的道路曲折漫长,教育的目标至高无上。用我们一生的追求,去创造教育事业的美好明天,也为这个教育世家增添更大的光彩。
祖孙三代 杏坛续写春秋
“享受教育快乐,做一名幸福教师”。
桐柏县幼儿园李道玲,三代5人从教。她的父母都是终身奋斗在教育战线上的人民教师,家中弟弟也投身教育,就连自己的女儿也是一名教育新兵。他们把全部的爱奉献给了教育事业,用爱点亮希望。
母亲谢真梅 蜚声于全县教育界
提起李道玲的母亲谢真梅,可谓是蜚声于全县教育界,她所带的班级都是一流的,每一次县里组织大型活动,仪仗队、方阵、军鼓……领头都是她的班级,她曾成功教育过无数个调皮捣蛋的、其他班级无法管教的学生,以致后来很多家长都点名将学生分到她的班级,她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威信。母亲敬业、爱生,她用辛勤的付出换来了事业的辉煌,由教师到学校支部书记到城关学区主任、县政协委员,镇人大代表,也得到了无数掌声,经常被邀请到外地做经验交流。1983年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
父亲李锡民桐柏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无怨无悔三十二年”, 他用自己的爱心诠释着一名教师的内涵,用坚守与承诺守护着自己的工作岗位。
李道玲 谱写一曲幼教圆梦之歌
从小耳闻目染,使我立志做一名教书育人的灵魂工程师,1987年李道玲成为一名光荣的幼儿老师,梦想变成现实。
在三十四年的幼教生涯里,她把幼儿教育当作一门艺术来塑造,不断尝试、改良、实践、完善,最终形成了充满个人魅力的激情、独特、幽默的教学风格。2017年通过层层考核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李道玲名师工作室”。随后,又在浙江高校专家的指导下她优化科研模式,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名师引领,精英主导,骨干参与,带动全体”的业务提升模式。2018年至2021,她承担了省级名师骨干教师培育对象的培训任务,主持的省级课题《基于桐柏文化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市课题《利用红色文化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践研究》及《家乡自然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撰写上万字的工作报告和材料达几十万字以上,为县培养幼教青年教师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疫情的关键时刻,作为名师工作室的带头人,她指导教师录制500多个视频,40多个音频故事,每天加班收集整理编辑,在公众平台和博客分别发布一百多期。
侯益方 一片丹心育桃李
女儿侯益方在母亲和李道玲的言传身教下,在她的高考志愿栏中,依然填写上了师范类院校,紧接着研究生考入了华中师范大学,如今她已在为广东省中山市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作为音乐教师她在中小学艺术展演戏剧比赛活动.小合唱比赛、大合唱比赛和戏剧比赛中均获中山市一等奖和优秀指导老师奖,在疫情期间撰写论文,《“抗疫“期间小学音乐线上教学的实践探索》获中山市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优质课获市级二等奖,多次评为市先进个人。在短短几年内评为一级教师。
李道玲欣慰地勉励女儿,人生的道路曲折漫长,教育的目标至高无上。用我们一生的追求,去创造教育事业的美好明天,也为这个教育世家增添更大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