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让教育“返璞归真”
陈向阳
近期,全国各地纷纷打出系列“组合拳”,推出“课后服务细则”,以务实高效的举措落实中央“双减”政策,给广大学生、家长吃下一颗减负“定心丸”。
越来越重的书包、“奔波赶场”的培训、“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矛盾……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师生家长苦其久矣。“双减”政策的实施,可谓“精准把脉”“对症下药”,减负与治乱齐抓、校内与校外共管,标本兼治、长短结合,体现出中央对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的“长期抓、管长远”思路。
好的教育既要适合学生,也要适合学校和家庭;既要适合区域乃至国家对人才的培养需求,也要适合当下乃至今后。一直以来,教育评价体系改革致力于破解“唯分数论”和“唯升学率”,“双减”政策更是这一理念落地生根的深刻诠释。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和各类“超前”培训中解放出来,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引导教育回归初心、回归本分,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少年强则国强。当代中国青少年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双减”政策能促进教育真正回归本位,把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其切实体会到学习的愉快、童年的幸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发现差异、尊重差异,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成才路径,搭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多渠道成才的“立交桥”。
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受教育者是有生命的个体,有其自身成长的规律,在每个年龄阶段也会呈现不同的特点,需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揠苗助长、填鸭漫灌只能是徒劳之功。从这个意义上说,做实“双减”,不仅要给孩子书包“减重”、给家庭支出“减压”,更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实现“应教尽教”,确保学生在校内“吃饱”“吃好”,降低家长送孩子参加校外培训的“志愿”,使学生回归校园、回归课堂。
“双减”政策落地后,学生的双休日、寒暑假等将不再被校外培训所“占据”,也有了更多时间进行家庭亲子互动、阅读、运动等。同时,让更多家长参与到教育中来,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育人的教育生态。不仅有利于亲子关系和谐,也将推动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以及“终身学习”理念深入人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双减”措施的落实、“课后服务细则”的推出,戳到了症结、抓住了根本,有利于实现教育的“返璞归真”,从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出色的人才。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网网评 | 青春之花绽放奥运赛场
下一篇:南阳网网评 | 要让孩子树立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