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黄金叶”铺平致富路
特约记者申鸿皓通讯员张新建张东升
“烟叶是个宝,致富离不了。”8月30日一大早,社旗县兴隆镇烟站满载烤烟的车辆排起了长龙,正在售烟的植烟大户王树柏说起“黄金叶”带来的财富,满足和幸福写满双颊。“种植烟叶周期短、见效快,市场价格也比较稳定,是咱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项目。”
自8月26日开始,社旗县烤烟迎来收购季,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全县7个植烟乡镇同时开磅收烟,大车小车满载烤烟汇聚到各个烟站,金灿灿的“黄金叶”映红了广大烟农的笑脸。
“虽然端午前后天气孬,后期雨水多,但管理得当,今年我这40亩烟叶平均亩产在300斤上下,按照今年的行情,收购价每斤高的能卖到18块多,最低价也在10块以上,收入个十四五万块钱应该不成问题。”数着红彤彤的百元大钞,尝到植烟“甜头”的王树柏笑得合不拢嘴,“这都是沾了科技的光。”
作为该县重要的短、平、快富民产业之一,社旗通过补贴政策、科技长入和优化服务,打通了烟叶从种到管、从收到烤的“最后一公里”。
“烟苗机械化移栽奠定了丰收的基础。”在该县朱集镇,烟叶大田移栽时新型农机的使用,至今仍让周帅烟叶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吕国福兴奋不已。吕国福介绍,今年4月,他在县烟草公司的帮助下,尝试使用新型多功能自走式移栽机定植烟苗,不仅实现了合作社烟田的机械化种植,还帮助附近烟农移栽近2000亩,更带动了当地烟叶移栽提质升级,“使用新型多功能自走式移栽机不仅能实现深栽烟,还能利用水箱灌根精准预防烟株根茎类病害,从目前情况来看,使用机械化移栽的烟叶,产量和质量均有大幅提升。”
今年,该县在7个植烟乡镇和180多户烟农中,普遍推广“热泵式电烤房” 的煤改电炕烟改革新举措,先后新建了30多座“热泵电炕”, 扩改建215座密集型烧煤燃料的原旧炕房,并广泛组织开展“热泵电炕” 及专业化采收、编杆、装炕烘烤等相关技术培训;同时,县烟草公司还建立了烟叶客户经理分包责任制、公司技术人员巡迴指导责任制,逐人逐户逐炕实行上门服务,帮助烟农解决烟叶烘烤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有效避免了烟叶炕青、炕黑和炕坏等问题发生,实现了炕出优质烟叶的目标,无形中增加了烟农收入。
“相比其他传统农作物,种烟效益还是相当可观的。”该县烟办负责人陈卓介绍,今年全县植烟面积达1.6万余亩,烟叶平均亩产150公斤左右,平均单价超过30元。“明年,全县规划植烟面积力争达到23500亩,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让烟叶真正成为农民的‘致富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