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满意指数
作者:  郝春城

七里园社区党员干部齐心抗疫
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满意指数

本报记者 郝春城
   
    “勤洗手,多通风,出门口罩要戴好……”8月27日一大早,在高新区张衡街道七里园社区的30多个卡点,小喇叭定时广播,疫情防控“声”入人心。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近一个月以来,七里园社区党员干部擎党旗、战“疫”线,细排查、严管控,付出辛勤汗水换来群众幸福安宁,实现辖区“零感染、零传播、零输入、零输出”目标。
    七里园社区企事业单位较多,常住人口3万余人。辖区共有31个楼院,其中17个是无主楼院,疫情防控工作难度大。社区成立联合党支部,以居民楼院为战斗单元,设立党小组,把党组织覆盖到每一个楼院。同时建设了社区党员“三双”工作服务站,目前登记报到单位党组织6个,报到党员198人,全部纳入社区联合党支部组织体系。
    疫情防控,宣传先行。七里园社区党员干部化身疫情防控宣传员、引导员,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大力营造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浓厚氛围。他们在疫情防控卡点、村组路口、超市、企业等重点场所广泛张贴行程码等,督促群众进门前先扫码,戴好口罩,同时做好体温检测和信息登记;配备流动宣传车播放防疫公告,利用微信群、宣传栏等广泛宣传,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做到宣传无死角、全覆盖。
    该社区对31个楼院实行网格化管理,发挥网格员“排头兵”“预警员”作用,入户排查6000余户,重点排查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做到小区不漏楼、楼不漏户、户不漏人,实时掌控所有住户人员的行动轨迹。
    七里园社区在关键部位和路口、楼院设立30多个卡点,社区155名自管党员、198名“双报到”党员分工明确,牢牢守住社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线,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为及时构筑最大免疫屏障,党支部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在社区建立了固定接种点。党员志愿者引导老人在阴凉处等待,增设板凳桌椅,提供免费茶水,开通疫苗接种“延时”服务。
    “虽然汗流浃背,但是当听到居民们说‘谢谢,你们辛苦了’,就觉得特别温暖。”接种现场,党员干部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