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 志愿同行
陈向阳
这个8月,面对新一轮疫情防控,我市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以最快的速度集结起来、参与其中,无论是疫情防控工作一线,还是在社区后方,随处可见穿红马甲、戴小红帽的志愿者。虽然年龄有别、职业各异,但他们尽其所能、各展所长,真诚奉献、不辞辛苦,积极投身疫情防控战线的各个领域,以一抹鲜亮的“志愿红”,筑牢全社会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坚实屏障,为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注入强大的志愿力量。
因“志”而行,因“愿”而动。疫情防控中,广大志愿者承担着“服务员”“战斗员”“宣传员”等诸多角色,他们同医务人员、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等各股力量密切配合,汇聚成万众一心、休戚与共、共克时艰的抗疫力量。也正是这一簇簇“志愿红”,形成一个行善立德的磁场,让向善向上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得以凝聚,让爱心善举更好融入疫情防控工作中。
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国家需要价值导航。一个个凡人善举,一次次守望相助,无数张“雷锋”面孔,温暖了我们这座城市,他们的微笑与汗水,他们的努力与奉献,让道德散发馨香、让文明闪耀光芒。志愿服务精神是加速疫情坚冰融化、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一环,也是政府力量的重要补充。志愿者的奉献精神,弥足珍贵。
志愿服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弘扬,是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生动体现。当前,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重要力量之一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一座文明城市,离不开志愿者的真情付出,正是有了这种付出,我们的城市便有了温度,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人们也有了更多幸福感。
一名志愿者就是一点星火,一批志愿者便是燎原之势的抗疫力量。随着近年来我市志愿服务队伍持续壮大、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志愿服务品牌效应的日益彰显,“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中凝聚成志愿服务共识。
积善成德,明德惟馨。志愿精神源于无私的爱、传递真诚的善,志愿服务铸就人的精神品质,提高社会文明水平。志愿服务的模样就是英雄的模样。他们以爱传递爱的方式,构筑了坚实的疫情防控精神底座,不仅营造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也成为绽放无穷魅力的城市之光。
千千万万志愿者朴素的大爱筑起抗击疫情的“万里长城”,他们心中共同的理想信念其实很简单——国家兴亡、匹夫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