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重点课题专题研究
当南阳玉雕遇到高校教育
本报记者陈琼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培育玉雕人才?又该培育什么样的玉雕人才?助力地方玉雕产业发展,南阳高校该如何作为?
8月25日,南阳师范学院教授朱晓红主持的科研项目《地方高校特色优势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与研究——以工艺美术专业(玉雕方向)为例》结题,回答了上述疑问。
这一项目是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在结题论文中,朱晓红对南阳师院五年来玉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实践进行了梳理和探索,提出现代学院教育与传统师徒教育相结合、技艺传承与文化传承相并重等育人新理念,并对实践教学改革创新进行了讨论。
南阳玉雕产业历史悠久,在玉雕文化和技艺传承的过程中,孕育和产生了一批技艺熟练的玉雕工匠。然而,随着南阳玉雕产业加工技术的现代化和产业规模的增大,传统玉雕行业单一的手工艺人已不能满足玉雕产业发展的需要,急需掌握产业现代化前沿技术的设计人才。而现有玉雕人才以传统作坊式师徒培养和初级职业技能培养为主,重视传统玉雕技能和经验的传授,但受行业局限问题突出,缺乏具有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的人才,使南阳玉雕产品复制、模仿现象严重,南阳玉器产品的艺术附加值低,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南阳师范学院在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的办学定位过程中,依托南阳玉雕文化产业优势、学校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开设了全国第一个玉雕本科(工艺美术专业(玉雕方向)),这一具有较高办学水平和鲜明办学特色的优势专业,强有力地支撑了地方玉雕产业的发展。本科学历教育的专业设立,改变了传统玉雕人才培养的现状和规格,理顺了现代玉雕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关系,打破了传统玉雕人才培养与现代高等教育的隔膜。
业界专家认为,朱晓红的课题研究,对玉雕专业人才培养实践进行了理论探索和总结,为提高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育人理念和育人模式方面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