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七问”系列评论⑤
努力工作到底是为了谁
本报评论员
“我们努力工作到底是为了谁,我们不努力工作到底是为什么?”这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市委书记朱是西提出的第五个问题。这一问问得尖锐,令人警醒。
一些党员干部思想观念不新、工作作风不实、履职尽责不够,计较个人得失,没有站位大局,法纪意识淡薄,用权任性,想着如何能推就推、能躲就躲、得过且过,以“不干事就不会出事”为行事准则,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态度,在其位不谋其事,在其位不尽其责,形同“公堂木偶”,何谈为官?又如何造福一方?
凡此种种,直接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影响了南阳的营商环境,影响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跨越发展。究其根源,是不知道努力工作到底为了谁。
企业至上,群众至上。对于群众来说,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服务企业就是服务民生、服务发展、服务大局,是党员干部的职责。党员干部的工资都是企业和纳税人辛辛苦苦贡献的,因此,党员干部没有任何理由不把企业和群众服务好,没有任何资格居高临下对企业和群众颐指气使。
优化营商环境是满足企业需要、回应群众期盼的必做之功,是改进干部作风、提高效率效能的必做之功,是提高治理能力、提升城市形象的必做之功,是抢抓历史机遇、奋力赶超跨越的必做之功。
“为政贵在行”。说到底,优化营商环境其实就是转变工作作风。党员干部要彻底扭转“官本位”思想,切实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把企业的事、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效能,当好企业的“金牌店小二”、群众的贴心人,用政府的主动“瘦身”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困”,把市场主体在南阳的制度性交易成本降到最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的干部要坚持当‘老百姓的官’,把自己也当成老百姓,不要做官当老爷”。党员干部要时刻提醒自己,为民造福是共产党人的不变初心、不懈追求。要知道手中的权力来自于群众。常怀敬畏和感恩之心,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才能自觉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才能扑下身子为企业、为群众做实事。
南阳发展无过客、南阳发展无坐客、南阳发展无看客,南阳发展,人人有责,南阳发展,就是我的责任,谁都不能置身事外,谁都必须觉醒奋起。要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服务大局、服务民生、服务自己”的理念,大力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来,勇争一流、锐意进取,全力以赴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为加快南阳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