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理工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副教授
作者:  郝春城

助力南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南阳理工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副教授 刘品潇
    南阳日报社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暨“万人助万企”工作会议精神,唱响“工业立市、兴工强市”主旋律,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南阳建设新兴区域经济中心、加快高质量跨越发展举办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我有幸参加了该论坛,现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南阳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业必须强,制造业必须立起来、挑大梁”,这是南阳制造业的福音和春风。
    构建或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产业链发展,打造行业新型生态圈。在这个生态圈内,产业互联、资源共享、成本最低、效益最大。如汽车配件、中草药、食用菌等。产业链服务是制造企业最看重的营商环境。
    在绿色、智能、超常、融合、服务发展过程中,智能制造是现今制造业企业发展方向,周济院长、李培根院士分别推出了关于智能制造方面的著作,清华大学推出了自己的“清华数为”加速建立“中国的数据湖”,河南省推行的每年100家智慧工厂等实际行动来支持智能制造。我市应该推动成熟企业现有制造技术的智能制造化升级,这项工作势在必行。在生产能力提高的条件下,扩展产品形成产业。例如,在电机、汽车配件等领域,以防爆电机为核心,转移部分技术于通用电机,形成占比30%的国际电机市场的南阳电机品牌;扩展汽车配件种类,实现南阳区域内整车配件全采购的产业规模。
    人才是发展第一要素,人才不仅要抢,更重要的是激发和培养现有人才。企业需要创新型人才,汇聚南阳高质量创新人才,组建科技工作者创新团队(科学技术特派员)指导企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根源在于技术原理,研究技术原理的人才大都聚在高校内。开拓高校才智资源进行技术创新甚至产业创新,需要政府出台激励政策来推动。
    挖掘本地科技工作者成熟的科技成果,升级、推广、形成产品和品牌。基于南阳农业根基,发展智慧农业机械产业链、特色产品,如食用菌集群化种植及制造业、艾产业化及制造业、红薯深度开发及制造业、特优棉花种植及制造产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