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一天一夜,晕倒在抗洪一线……
退役军人贾正才:用苦和累换来广电节目安全转播
特约记者封德 王玉贵
天空乌云密布,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经历了连续几天的强降雨,山城西峡再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预计今天下午到夜里,西峡县大部地区有雷电活动,局部降雨量可达100毫米以上,请注意防范。”7月22日下午5点30分,临近下班,西峡县广电新闻中心大楼物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县融媒体中心办公室副主任贾正才收到这一消息后立刻警觉起来:单位办公大楼地势较低,地下室有设备和车辆,防汛不能掉以轻心!
随即,他迅速下楼观察。此时,天空越来越暗,乌云越来越低,伴着阵阵雷声,雨点也越来越稠。
“暴雨马上就要来了,我不能走......”贾正才拨通电话给妻子席晓“请假”。有着20年工龄、在部队曾参与过两次抗洪抢险、荣立三等功两次、学过气象专业的他,意识到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挂断电话时,伴随着闪电和雷鸣,顷刻间,暴雨如注,院内的积水开始上升。
广电新闻中心大楼共19层,有7家单位办公,地下室总面积3800平方米,有高低压配电室、水泵房、消防泵房、送排风机房和电梯机房。作为大楼的物业管理负责人,贾正才一年365天每天巡查登记,确保大楼水、电等配套设施安全运营。“如果洪水进入地下配电室,就会造成全县广播电视节目不能正常转播,酿成播出事故!”想到这里,贾正才迅速穿好雨衣,来到地下室的车库入口处察看雨势。
雨势持续加大,洪水已开始从入口处往地下室漫灌,他独自一人迅速搬运堆放在入口的防洪沙袋阻挡洪水。当天的值班保安和多名未回家的同事也立即冒雨加入了抗洪,在很短的时间内,地下室入口被封堵住。但雨势还在持续加大,洪水漫过沙袋顺着缓坡车道冲进了地下室。
贾正才一边向单位领导打电话报告雨情,一边冒雨察看地下室的其他进水点。与洪水的搏斗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20分,县防汛部门组织的临时发电车和渣土车也加入了防汛战斗,汇入广电新闻中心大楼院内的洪水被有效封堵。
看到大院的洪水水位不再上升,贾正才立即独自一人蹚着已有40公分的洪水再次进地下室察看。“我担心会触电,没叫其他同事,到地下配电室一看,发现洪水再有10公分就完全淹没配电柜了,”贾正才回忆说,情况十分危急,他当机立断,迅速提升了大楼电梯,并对大楼总配电系统进行断电。
晚上9点50分,雨势逐渐变小,室外水位开始下降,大楼地下室水位也停止了上升,贾正才又协助电业人员接通了大楼防汛排污系统的临时电源,开始从地下室往外抽水。
晚上10点18分,由于劳累过度,贾正才感觉两眼发黑,突然晕倒在院内的车棚边。“等医生赶到时,他已经清醒过来,吃了一碗泡面后,不顾劝说又投入了抗洪战斗。”在现场参与抗洪抢险的该县融媒体中心主任杨文甫说。
7月23日早饭后,为了尽快排出地下配电室电缆沟和电梯基坑内的积水,贾正才协助清淤车放管道和同事们一起铲淤泥,汗水湿透衣服贴在身上,他无暇顾及,一直忙到晚上8点10分。
经过10多个小时的劳作,地下室内的积水和淤泥被全部清理,地面也被冲洗干净。“回到家时,他的双手、双脚及全身划出了多处小口子,但他说,自己是当过兵的人,这点小伤不算什么!”席晓心疼地说。
“我当兵12年,先后两次在江西赣州和广东梅州参加过抗洪救险,作为广电新闻大楼的管理服务人员,用自己苦和累换来广电节目安全转播,保证500多人正常办公,值了!”看着冲洗干净的地下室和完好无损的播出设备,贾正才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