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作者:  于晓霞

2021环保世纪行

 

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本报讯(记者 于晓霞)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是留住农村绿水青山的关键,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抓手。今年,省污染防治攻坚办把我市列为全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区,这将对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要求,突出节水节肥节药,畜禽粪污、秸秆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多举措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减少,2020年,全市农作物农药、化肥使用量分别为2699吨、56万吨,较上年同期分别减少2.52%和5.1%;农药利用率达到40.4%,比上年提高0.9%;农作物绿色防控面积达851.28万亩,覆盖率41.12%,比上年提高9.15%。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稳步提升,截至2020年底,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99.7%,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9.56%,秸秆综合利用率、农膜回收率分别达到90.6%、90.82%。

在今后工作中,我市将持续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高标准完成种植业污染防治、健康绿色养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强化监管,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管理体系、监测能力、执法监管、资金保障上下功夫,进一步形成合力;扎实推进示范区建设,按照“编制方案、摸清底数,先行试点、建立模式,总结经验、逐步推广”的思路,强化组织领导,实施项目支撑,加强上下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稳步推进我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区建设,推动全市农业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